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撰写借据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4-07-20 00:36:45 责编:小OO
文档


民间借贷需谨慎书写借据,保证完整性,避免撕裁。借贷时要求规范借条,附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码。银行转账并保留凭证。明确借条和欠条的区别,避免诉讼风险。若借据丢失,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借贷关系成立,否则无法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写借据时借款人要谨慎书写借条,特别是在尚未收到借款以及没有借贷事实的情况下,并保证借据的完整性,不能是撕过或裁剪过的纸张。同时,在借款给他人时,应要求对方出具规范、无涂改的借条,并附上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给付对方借款时,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并保留好转账凭证。明确区分借条和欠条。欠条本身无法直接对应借贷关系,会增加诉讼风险。借条尽量简洁明了,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借据若丢失,若能提供完整有力的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成立,如借过钱的证据、主张债权的证据和对方的财产信息,则受理,否则借据丢失,无法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拓展延伸

借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借据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撰写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和事项。首先,确保借据的格式和内容准确无误,包括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姓名、金额、借款日期和期限等。其次,要明确借款的目的和条件,如利率、还款方式等。此外,应当注意在借据上签字并加盖印章,以确保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妥善保存借据,避免丢失或被他人篡改。最后,借据的使用应符合法律法规,遵守合同约定,避免引发纠纷。总之,撰写借据时需细致谨慎,确保合法合规,以保障各方的权益。

结语

民间借贷需谨慎,撰写借据应注意几点。一是保证借据完整,避免使用撕裁过的纸张。二是要求对方提供规范、无涂改的借条,并附上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三是尽量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给付借款,并保留转账凭证。明确区分借条与欠条,避免增加诉讼风险。借据丢失时,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成立方可受理,否则无法证明借贷关系存在。撰写借据需准确无误,明确借款目的和条件,并签字加盖印章。妥善保存借据,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以保障各方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应当调查收集。人民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