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酒驾案底能否摆脱?2023年回顾
2024-07-20 00:49:42 责编:小OO
文档


醉酒驾驶案底不能消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被视为危险驾驶罪,属于刑事犯罪,会留下案底。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酒驾驶者将受到吊销驾驶证、刑事追究等处罚。刑期计算从判决书宣告的那一天开始,拘役期限为一个月至六个月不等。醉酒驾驶既可能受到交通违章处罚,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但存在不构成犯罪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一、醉酒驾驶案底能消除吗

根据我国的规定,醉驾的刑事处罚记录是不能被清除的。

醉酒驾驶可定为“危险驾驶罪”,是刑事犯罪,会进入档案,就是留有案底。根据法律规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规定为“醉驾”;小于前数,但大于、等于20mg/100ml,为“酒驾”。只要司机的血液酒精浓度达到80mg/100ml,就构成“危险驾驶罪”,将受到刑事追究。

而对于案底而言,案底是行为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法律规定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门保存。因醉驾被查的主要是根据处分是行政处分还是刑事处罚,被治安管理处罚的不记录档案,只有刑事处罚的才会记录档案留下案底。而案底是无法消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醉驾的刑期从哪天开始算

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都是从判决书宣告的之日起计算,而如果在判决前先行拘押的那么拘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所以酒驾判刑同样也是从判决书宣告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被判处拘役的,由机关就近执行(一般在看守所执行)。

就醉酒驾驶的处罚来看,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交通违章处罚,一种是刑事处罚。虽然我国已经将醉驾入刑,但根据现行的规定来看,醉酒驾驶也不是必然构成犯罪,可能存在不认定构成犯罪的情形,还有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虽然这些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处罚,但交通违章处罚却是免不了的。

结语

醉酒驾驶案底无法消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一旦血液酒精浓度达到80mg/100ml,将受到刑事追究,留下案底。案底是行为人过去犯罪行为的记录,无法消除。醉酒驾驶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还会受到交通违章处罚。刑期计算从判决书宣告的那一天开始,拘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尽管醉酒驾驶不一定构成犯罪,但交通违章处罚是免不了的。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