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的判决结果是怎样的?
2024-07-22 15:09:25 责编:小OO
文档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法律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情节严重则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严重包括被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人数较多,导致出卖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等情形。司法实践中,组织10人以上出卖人体器官、组织出卖人体器官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等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中的“组织”行为不受手段,只要供体最终同意出卖器官即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

一、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234条之一的规定,犯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由于本罪是侵犯身体健康的犯罪,所以,情节严重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被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人数较多;

(2)导致出卖者死亡或者身体遭受严重伤害。

刑法将本罪规定在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之间,意味着本罪的法益与故意伤害罪的法益相同。但是,如果认为本罪的法益是他人生理机能的健全或者人体器官的完整性,那么,只要有被害人的真实承诺,组织出卖他人器官用于移植的行为,便阻却违法性,因而不成立本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情节严重有哪些

就目前来讲,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具备其一即符合“情节严重”:

(1)3次以上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

(2)组织10人以上出卖人体器官的;

(3)组织出卖人体器官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

(4)采取拘禁、强迫、欺骗等手段,迫使他人同意出卖器官的;

(5)组织他人进行器官移植的;

(6)组织出卖人体器官非法获利数额达20万元以上的;

(7)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中的“组织”行为并不受手段的,无论是供体积极寻求出卖,还是在欺骗、利诱、强迫等手段下被迫同意出卖,只要供体最终同意出卖器官即构成本罪。只有在供体不同意而强行摘取时,才转化为其他罪名。还需注意的是,对本罪“组织”行为的认定不存在人数上的。即使只组织一人或为一人“牵线搭桥”后即被查处,也构成本罪,只是在量刑上有所不同。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之一的规定,犯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刑期和罚金的数额与犯罪情节有关。情节严重的包括被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人数较多以及导致出卖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等情形。该罪的法益与故意伤害罪相同,但如果有被害人的真实承诺,组织出卖他人器官用于移植的行为不成立本罪。对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情节严重,司法实践中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握,如组织次数、人数、过失致人伤亡、强迫手段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罪的组织行为,人数上并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二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献血、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二十条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