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法典规定不享有继承权的是什么
2024-07-22 17:13:23 责编:小OO
文档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行为失当将丧失继承权,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以及以欺诈和胁迫手段干扰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

法律分析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与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以欺诈和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与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哪些情况下被剥夺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权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被剥夺。首先,如果继承人在遗产人死亡前去世,其继承权将被剥夺。其次,继承人如果被判决为犯罪行为的主体,并因此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刑期超过三年的有期徒刑,也将失去继承权。此外,如果继承人故意伤害遗产人或者故意使其死亡,继承权同样会被剥夺。继承人如果被判决为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人,也将丧失继承权。最后,如果继承人在遗产人死亡后被发现是遗产人的私生子或私生女,继承权也将被剥夺。总之,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情况下继承权的剥夺,旨在保护遗产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

结语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继承人失去继承权的情况,如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等。此外,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以及欺诈和胁迫手段迫使或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等行为也将导致继承权丧失。民法典的规定旨在维护遗产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