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专利权具有哪些特征及期限是多久
2024-07-23 13:20:28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介绍了专利的特点、专利权期限和终止方式、专利权终止后的处理方式以及专利权无效宣告的相关规定。根据《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专利具有无形性、公开性、法律效力、时间和地域性等特点。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专利权终止分为正常终止和非正常终止。专利权终止后,受该项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便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而无偿地使用。任

法律分析

1. 专利具有以下特点:无形性、公开性、法律效力、时间和地域性。

2、根据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3、专利权终止分为正常终止和非正常终止。

4、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能够引起专利权终止的原因有:(1)专利权因期限届满而终止;(2)专利权因未缴纳专利证书费而终止;、(3)专利权因专利权人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而终止;(4)专利权因专利权人以书面生命放弃而终止。

5、专利权终止后,受该项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便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而无偿地使用。

6、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就可以申请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7、根据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5条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复审委员会不受理当事人的无效宣告请求:(1)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不符合上文第12条规定的;(2)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无效宣告请求作出决定后,又以同样的理由和证据请求无效宣告的;(3)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但是未提交生效的能够证明权利冲突的处理决定或者判决的。

8、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程序包括形式审查、合议审查和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三个阶段。

9、在无效宣告审查程序中,专利权人可以修改专利申请文件,但必须受以下两个条件:只有发明专利权人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才可以修改专利申请文件,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不得修改其专利申请文件;修改的专利文件仅为权利要求书,而不能修改说明书。

拓展延伸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申请文件修改需要满足特定条件。针对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利人可以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需要经过专利局同意。

对于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权利人可以修改权利要求书,但是不得修改说明书。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权利人可以修改图片或者照片,但是需要提交修改后的图片或者照片,并且需要经过专利局同意。

如果权利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修改后的文件,或者未提交必要的文件,其申请可能会被视为无效。因此,在进行专利申请文件修改时,需要仔细阅读《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二十七条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四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