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标准,以失业下岗人员、困难家庭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为主。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及适当岗位补贴。
法律分析
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标准,以失业下岗人员、困难家庭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为主。
一. 公益性岗位的申请条件:
(1)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
(2)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
(3)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家庭成员;
(4)夫妻双失业(下岗)人员;
(5)处于失业状态的残疾人、烈属、退伍军人;
(6)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
(7)困难家庭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8)市根据就业工作需要确定的人员。
军人公益岗是长期的吗
不是长期,退役士兵被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仍有下岗的可能性。退役士兵即退伍士兵,是指退出现役的军人,又专指中国人民或中国人民武装的义务兵退出现役。民政部、总参谋部联合印发了《符合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办法(试行)》。此举旨在确保服役时间长、贡献大的退役士兵得到优先安置,这是民政部、总参谋部联合推出的又一项惠兵举措。中级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1、年满55周岁的;2、服现役满30年的;3、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6级残疾等级的;4、经医院证明和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二条士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退出现役的士兵,由确定服预备役的,自退出现役之日起四十日内,到安置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
公益岗可以中途不干吗
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公益性岗位只是岗位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不影响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性质。公益性岗位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按劳动法的规定享有劳动权利、承担劳动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第十四条 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及适当岗位补贴。
《关于印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7〕1号)》第四条 就业补助资金分为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两类。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支出。
《关于印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7〕1号)》第 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人员范围为就业 困难人员,重点是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 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 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年龄为准)。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发〔2018〕46号)》规定 通过公益性 岗位托底安置。各地要指导贫困县按照有关和资金管理的规定,统筹利用各类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劳动力 提供帮扶,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将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 该内容由 孙晋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