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警告处分属于哪一种处分?
2024-07-18 16:45:48 责编:小OO
文档


警告处分在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中的定位以及其对党员职务的影响。警告处分的期限为6个月,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处分期限根据不同种类而定。同时,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多种需要处分的行为,应根据最重的处分执行,并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分期。新的处分会延长原处分的执行期限,但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法律分析

一、警告处分属于行政处分吗

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都包含了警告,警告到底是属于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处分,要根据行为的性质,工作单位的性质进行判断。

(一)行政处分中的警告所依据的是《公务员法》,处罚对象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效力的。

(二)行政处罚中的警告所依据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相关规定的公民,这其中自然也涵盖了公务员。

二、警告处分有什么影响

在党内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因为犯了错误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般也不影响其担任原来的职务,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而被党组织免职或调动工作,这是正常的干部任免或调动,不含有对受严重警告处分党员附加惩处的意思,不能视为纪律处分。

三、警告处分期限

警告处分期限为6个月。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第七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

第十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并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分期。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结语

警告处分既可以属于行政处罚,也可以属于行政处分,具体要根据行为的性质和工作单位的性质来判断。对于国家公务人员而言,警告处分属于行政处分,依据《公务员法》进行处理,对普通公民没有效力。而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公民,警告处分属于行政处罚,包括公务员在内。警告处分对党内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一般不影响其原职务,党组织免职或调动工作属于正常干部任免或调动,并非纪律处分。警告处分的期限为6个月,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不同处分有不同的期限,同时受到多种处分时,执行最重的处分,并且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五章 复审、复核 第五十九条 复审、复核机关认为政务处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予以维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章 政务处分的程序 第四十五条 决定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制作政务处分决定书。

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

(四)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

(五)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盖有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的印章。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