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离婚聘金和三金需要退还吗?
2024-07-18 14:30:47 责编:小OO
文档


离婚聘金和三金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退还,但彩礼可以要求退还,需符合一定条件。未登记结婚、未共同生活的可要求全额返还;已登记结婚且共同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不需要归还。彩礼返还额度根据困难程度、结婚时间和过错责任确定。若因彩礼导致生活困难,可酌情退还。总之,除非特殊情况,一般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法律分析

一、离婚聘金和三金需要退还吗?

离婚聘金和三金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退还,因为这是属于我们国家《民法典》所规定的,可以要求退还彩礼情况。只要有证据就可以申请退还彩礼;

1、符合以下情况的,可以退回彩礼:

2、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彩礼能要回来;

3、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的,一方要求退还彩礼钱的,必须退还;

4、因一方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对方应当返还,生活困难必须达到无法维持当地最低的生活水平。

(二)、离婚彩礼不能要回来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情况:

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但是,在死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

二、彩礼返还额度是怎么样的?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一般应当全额返还;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的,一般应当全额返还;

(3)根据给付人的困难程度,酌定返还额度;

(4)根据结婚时间长短确定返还额度。结婚时间应以实际共同生活时间为标准。实际共同生活一年内提出离婚的,彩礼可在半数以上酌定返还额度;实际共同生活两年内提出离婚的,可在半数以上酌定返还额度;超过两年的一般不予返还。

(5)根据导致感情破裂的过错责任确定返还额度。由于给付人的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一般不予返还。确系因为给付彩礼造成绝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在半数以下酌定数额;因接受人的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可相应酌定增加返还的数额。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解除夫妻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彩礼和聘金方面的一些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属于婚前赠与给女方的,所以即使是离婚的情况之下,也不能够要求退还的。同时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如果因为支付彩礼导致的生活非常困难的话,可以要求退还彩礼。

结语

离婚聘金和三金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退还,因为这是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可以要求退还彩礼情况。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如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共同生活、婚前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等,都可以申请退还彩礼。然而,如果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或者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同居时间较长或生育子女,或者彩礼已用于共同生活,离婚后一般不需要归还。退还彩礼的额度根据具体情况酌定,包括给付人困难程度、结婚时间长短、过错责任等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彩礼导致绝对生活困难或感情破裂的责任由接受人造成,可酌情增加或减少返还数额。总而言之,离婚涉及彩礼退还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五章 诉讼费用的负担 第三十三条 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