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及申请方法
个人可通过立法、行政、司法、集体管理组织、自我救济和导向等方式保护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需提出申请、获得授权、交年费、进行海关备案、国际注册,并可通过侵权诉讼终止侵权并获得赔偿。
法律分析
一、个人怎样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一,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
其二,行政保护,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某些比较严重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以及对某些知识产权向权利人予以授权等的行政行为。
其三,司法保护,指对知识产权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保护。
其四,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即较弱小的知识产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势力通过形成某种组织,由该组织代为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事宜。
其五,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救济。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通过设立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或管理事务的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确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避免对他人侵权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与手段。
其六,导向保护,通过正确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目前很多的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智力获得发明专利,此种行为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收入。不少人由于想使用他人的知识成果但是不想支付费用,故此会触犯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此时受害者若想寻求司法救济,除了起诉还有其他的很多方式。
二、知识产权保护怎么申请
1、提出申请,获得授权
2、及时交专利年费,维持专利有效
3、涉及进出口贸易的进行海关备案,防止外来侵权
4、开拓海外市场的,申请PCT或者直接国家申请,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保护在出口国的专利权
5、被侵权时向提侵权诉讼,要求终止侵权获得赔偿
结语
个人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集体管理组织保护、自我救济和导向保护等。对于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可以通过提出申请并获得授权,及时缴纳专利年费以维持专利有效,进行海关备案以防止侵权,申请国际注册以保护海外市场的专利权,并在被侵权时向提起诉讼,终止侵权并获得赔偿。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22修正):第五章 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十九条 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七章 知识产权 第四十 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