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营业损失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2024-07-18 17:12:37 责编:小OO
文档


员工损失赔偿的主旨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受害人的误工费和赔偿金额。受害人需提供证据,否则可参照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确定。对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赔偿规定按超额累进方式计算。造成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直接责任人除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外,还会解除劳动合同。判定经营损失的依据一般以交税核定的经营额为准。

法律分析

员工损失赔偿

受害人需要提供证据,无法提供的参照受诉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对造成公司经济损失赔偿处罚的规定

赔偿金额按超额累进的方式计算:

(1)造成的公司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下部分,直接责任人按100%进行赔偿;

(2)超过5000-10000(含10000)元部分,直接责任人按80%进行赔偿,上一、二级主管各按10%进行赔偿;

(3)超过10000元部分,直接责任人按50%进行赔偿,上面各级主管各按5%进行赔偿。

损失金额及赔偿金额,均以人民币计算,外币损失须折合成人民币计算赔偿金。

第九条同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直接责任人除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外,公司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做经济补偿。

第十条多部门多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各部门合计承担比例按两个档次执行: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按50﹪处罚;10万元以上的,按60﹪处罚。部门之间责任划分按责任大小组织会议核定,并分摊罚款至个人。

第十一条凡主观故意造成公司损失的,不论金额多少,由责任人承担全部经济损失,解除劳动关系,情节严重者由公司追究其法律责任。

判定经营损失的依据

判定经营损失的依据,一般以其交税核定的经营额,较合适、根据上税的情况判定较合理,比如平时问,效益如何。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员工损失赔偿应根据受害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计算。如果无法提供证据,可参考受诉所在地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如果受害人有固定收入,则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如果无固定收入,则按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若无法证明,可参考受诉所在地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对于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赔偿处罚,赔偿金额按超额累进的方式计算,具体比例根据损失金额来确定。判定经营损失的依据一般以交税核定的经营额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二十二条 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十二章 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第一百五十 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赔偿责任,由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承担。

前款所称经营人,是指损害发生时使用民用航空器的人。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权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授予他人,本人保留对该民用航空器的航行控制权的,本人仍被视为经营人。

经营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在受雇、代理过程中使用民用航空器,无论是否在其受雇、代理范围内行事,均视为经营人使用民用航空器。

民用航空器登记的所有人应当被视为经营人,并承担经营人的责任;除非在判定其责任的诉讼中,所有人证明经营人是他人,并在法律程序许可的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使该人成为诉讼当事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章 生产、经营、使用 第四节 使用 第四十三条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公众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应当遵守安全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遇有运行不正常时,应当按照安全指引,有序撤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