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是刑法中一种常见的刑罚适用方式,主要分为普通数罪的并罚、先并后减的数罪并罚、先减后并的数罪并罚、撤销缓刑的数罪并罚和撤销假释的数罪并罚等几种情况。对于每种情况,刑法都规定了相应的刑罚计算方法和原则。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对于已判决并执行的刑罚,可以根据先并后减或先减后并的原则进行并罚;对于新发现的罪或漏罪,则需要对新发现的罪或漏罪进行判决,并依照相应的刑罚计算方法实行并罚。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时间上,数罪并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在判决宣告之前,一个人犯有数罪,这些罪行可以被同时判处。
2. 在判决宣告之前,一个人犯有数罪,这些罪行被判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执行。
3. 在判决宣告之前,一个人犯有数罪,这些罪行被判处在同一时间执行。这是最常见的数罪并罚的情况,后文称其为普通数罪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判决均未宣告,因此,应当对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主要按照加重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第二,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罪已经判决并且已经执行了部分刑罚,因而只需对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依照先并后减的刑期计算方法实行并罚。
第三,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罪已经判决并且已经执行了部分刑罚,因而只需对新犯的罪行做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刑期计算方法实行并罚。
第四,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行或者发现的漏罪进行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
第五,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其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或者又犯新罪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行或者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
律师补充:
数罪并罚应这样计算:如果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法律法规】
《刑法》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拓展延伸
刑法数罪并罚是指在一个人犯有数个罪名的情况下,对其所犯的各个罪名同时进行审判,并决定对其处以何种刑罚的刑罚方式。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犯有数个罪名,且这些罪名之间存在关联性,即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整体犯罪行为,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认定为“数罪并罚”。对于数罪并罚的情况,法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应当数罪并罚,对其中部分罪名所判处的刑罚,应当依法并罚。
数罪并罚的刑罚原则是“刑罚加重原则”,即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所犯的各个罪名的刑罚应当根据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加重或减轻,以体现公平、合理、严明的刑罚原则。
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除了要依法判处刑罚外,还应当依法宣告禁止犯罪分子再次犯罪。这是数罪并罚原则的重要补充,也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惩戒和警示。
数罪并罚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原则,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也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警戒和惩戒。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时间上,数罪并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在判决宣告之前,一个人犯有数罪,这些罪行可以被同时判处。
2. 在判决宣告之前,一个人犯有数罪,这些罪行被判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执行。
3. 在判决宣告之前,一个人犯有数罪,这些罪行被判处在同一时间执行。这是最常见的数罪并罚的情况,后文称其为普通数罪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判决均未宣告,因此,应当对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主要按照加重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第二,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罪已经判决并且已经执行了部分刑罚,因而只需对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依照先并后减的刑期计算方法实行并罚。
第三,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罪已经判决并且已经执行了部分刑罚,因而只需对新犯的罪行做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刑期计算方法实行并罚。
第四,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行或者发现的漏罪进行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
第五,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其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或者又犯新罪的并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行或者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
律师补充:
数罪并罚应这样计算:如果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刑法》第六十九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2018-10-26) 第二百七十一条 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最高人民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12-13) 第四条 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单处罚金:
(一)偶犯或者初犯;
(二)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三)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四)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的;
(五)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六)全部退赃并有悔罪表现的;
(七)其他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12-20) 第五百一十六条 对申请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人民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申请没收的财产确属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没收;
(二)不符合本解释第五百零七条规定的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