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有哪些条件
2024-07-28 05:37:33 责编:小OO
文档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一)从犯罪主体来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

(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一、共同犯罪既遂标准是什么?

共同犯罪人中只要一人的行为导致既遂则其他共同犯罪人均成立既遂。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1、主体要件: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作为共同犯罪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必须具备责任能力,达到责任年龄的一般主体资格。未达到责任年龄参与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二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只要其中一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人具有犯罪主体资格,就不认为是共同犯罪。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目标,被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竭诚一个犯罪行为整体。共谋实行犯罪,在场没有直接实行犯重罪行为,但在一旁站脚助威的,也成立共犯。3、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具有共同犯罪。

二、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如何认定的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并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三个要件:

一是要有二人以上,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

二是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三是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就是各共同犯罪人认识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实践中,从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相关人员与肇事者明知已经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仍唆使、帮助肇事者逃逸,主观上是故意的。肇事者在相关人员的唆使帮助下对逃逸行为主观上也是故意的,成为“共同逃逸”行为主观上的故意。

三、过失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的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过失帮助他人实施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才属于共同犯罪,此时行为人才是共犯。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过失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人按照其所犯的罪处罚。

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必须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