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益性岗位三年后能留下来吗?
2024-07-26 00:38:45 责编:小OO
文档


公益性岗位的就业人员通常在初次享受岗位补贴之日起,最长可享受不超过3年的就业待遇。对于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补贴直至退休。
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标准规定,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总和不应低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也不应高于60%。
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人员,如果自动离职、累计请假超过两个月(含两个月)或因违反用人单位规定而被提前解除劳务协议,将不再享受公益性岗位的就业待遇。
关于公益性岗位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与员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并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可以获得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岗位补贴,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
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在招用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后,可以从当地财政获得资金补助。
街道(社区)或其他经批准的劳务派遣组织,如果安排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实行统一管理,可以从当地财政获得补贴。这些补贴用于帮助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同时要求聘用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半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