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制度
2024-07-26 00:12:33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

1.专职消毒人员佩戴臂章在现场及办公区、宿舍区出入口进行,定时、定点消毒和检查。

2、负责消毒人员应尽职敬业,不得懈怠,保证自身防护有效,身体健康无异常。

4、每次消毒后做好消毒情况登记,包括用药情况,消毒时间,次数等。

5、防疫小组随时对消毒情况进行督促与抽查,并做好记录。

6、做好项目地块及周边的卫生工作,及时清理卫生,垃圾及时消毒封闭外运。

7、常规消毒为每天3次,重点区域加大频次。项目部消毒范围包括:走廊地面与墙壁、楼梯扶手与窗台、厕所、食堂。办公室的门把手、窗台、桌椅等。

8、体温表等器材使用后,浸入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外用12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进行清理。

9.对地面、墙壁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必要时可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ml/L—5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公共厕所(洗手池、卫生间)等消毒:卫生洁具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擦拭30分钟。

10.消毒后各相对密闭空间勤通风,每次通风不低于30分钟,每天不低于三次。

11.消毒人员要求:

(1)防疫小组对消毒人员测量体温和卫生检查。

(2)消毒人员在配置消毒剂溶液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用含有效碘3000ml/L——5000ml/L的碘伏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3分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