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大问题困扰当前法律援助工作发展
2024-07-26 00:27:16 责编:小OO
文档


一、经费短缺成为制约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瓶颈

2003年7月,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条例》不仅规定了法律援助是的责任,也明确了我国法律援助经费是以县级以上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模式。然而,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法律援助最低资金保障制度,在全国已成立法律援助机构的29个省中,仅有12个省有专项拨款,而拨款又受本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因此大多数地方投入很少,而最需要法律援助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没有投入。而我国用于法律援助的经费无论是总量上和人均数量上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法律援助资源与需求矛盾突出

尽管各类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当前法律援助的现实需求。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约有74万件,而实际能够得到法律援助的案件仅占1/4。我国现有律师约13万人,其中从事专职法律援助的律师约4500人,但仅依靠人数很少的专职律师是难以胜任庞大的受援需求的。但在缺少激励机制、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补贴费用又很少的情况下,社会律师尽管人数较多,但为了生存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此外,在法律援助实践中,由于不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难以利用自身资源参与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资源与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供求矛盾问题愈加突出。

三、法律援助缺乏部门间协调机制

法律援助是的一项重要职责,它不仅是司法行政管理一个部门的责任,也是法律援助涉及的所有部门的共同责任。然而尽管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法规,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拨款、受援人办理机关证明材料、减免仲裁、查询、鉴定费用等问题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规定。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这些规定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在一些部门看来,法律援助仍然只是律师的义务,而与己无关。因此,对涉及法律援助案件的查档、复印等费用不予减免。在法律援助诉讼案中,受援人也很难得到、尤其是基层和外地的减免诉讼费待遇。因此,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是当前法律援助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法律援助范围比较狭窄

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法律援助在一些方面的范围还比较狭窄,主要表现在:

1.法律援助的内容存在局限性。我国现行法律援助内容侧重于法律服务收费上的援助,没有将减免、缓交的诉讼费用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不利于受援益的全面充分保护和法律援助的全面顺利实施。

2.法律援助诉讼案件的范围存在局限性。根据《条例》的规定,现行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仅包括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小部分和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和辩护。这就意味着援助项目之外的经济困难群体得不到法律援助的惠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