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法律途径与民间手段大比拼
2024-07-26 00:32:32 责编:小OO
文档


举报公司不发工资可由劳动监察部门查处,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判决后若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冻结其银行账户或资产等方式进行执行。

法律分析

公司不发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查处,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并给与赔偿,如果在判决之后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可以冻结对方银行账户或资产等方式进行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法律与民间解决之道:权衡利弊的抉择

在现实生活中,当面临问题或纠纷时,人们常常会面临选择采取法律途径还是民间手段来解决。法律途径是通过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来解决纠纷,具有法律效力和公正性。而民间手段则是指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如调解、协商、仲裁等来解决纠纷。权衡利弊是在选择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法律途径能够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和权利救济,但可能耗时长、费用高。而民间手段则更加灵活、迅速,但可能缺乏法律约束力。因此,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解决之道,以达到公正、高效、经济的纠纷解决目标。

结语

合理运用法律途径解决工资纠纷,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迫使公司支付工资并赔偿,甚至通过强制执行,保障劳动者权益。在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时,需权衡法律途径和民间手段,确保公正、高效、经济的解决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