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防卫致死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024-07-25 20:35:21 责编:小OO
文档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需要赔偿吗?正当防卫是为保护公共或个益免受非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措施。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防卫人应承担责任。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针对不法侵害、实际存在、正在进行、保护权益、针对侵害者、不超过必要限度。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行为人不能以正当防卫为免责抗辩,需承担民事责任。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益的合理需要为标准,权衡保护与损害的利益不能悬殊过大。

法律分析

一、正当防卫致人死亡需要赔偿吗

民事责任的归责是以过错原则为主,无过错原则与公平原则为例外。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对不法行为人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正当防卫构成有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针对不法的侵害行为;

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不是防卫人主观想象或推测的;

3、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

4、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本人或他人的权益;

5、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

6、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如果没有以上四个条件为前提,就不是正当防卫行为,行为人也不能以此作为抗辩事由,行为人应当以自己名义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能以正当防卫作为免责抗辩事由,免除该责任。

二、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所谓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益的合理需要为标准。

一方面要分析不法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主观的心理状态、以及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形势等;另一方面应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法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益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者死亡。

拓展延伸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的赔偿责任如何界定?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的赔偿责任的界定涉及法律、道德和公平等多个因素。根据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防止或制止正在侵害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然而,当正当防卫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时,赔偿责任的界定变得复杂。一般来说,赔偿责任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正当防卫的合法性、防卫行为的必要性、被防卫者的过错程度、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等。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判断是否需要赔偿,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赔偿金额。因此,界定正当防卫致人死亡的赔偿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和合理。

结语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的赔偿责任的界定涉及法律、道德和公平等多个因素。根据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防止或制止正在侵害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然而,当正当防卫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时,赔偿责任的界定变得复杂。会综合考虑正当防卫的合法性、防卫行为的必要性、被防卫者的过错程度、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等因素来判断是否需要赔偿,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赔偿金额。因此,界定正当防卫致人死亡的赔偿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和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