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感人故事大全(10个故事暖倒朋友圈的故事)
2024-07-26 04:12:53 责编:小OO
文档


这是一颗喜糖,来自河南民权,一位刚刚参加完亲友喜宴的妈妈。妈妈回家后,碰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女儿,就把糖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女儿。这一幕,像极了,小时候,我们坐在门槛上,眼巴巴地等着出门的妈妈回来,给我们“捎包”(俚语,意为带礼物)的情景。不同的是,视频中,这位给女儿捎糖的妈妈,已经107岁了。她的女儿,也84岁了。相同的是,107岁的妈妈,始终记得家里有个“吃嘴”的女儿。而84岁的女儿,接到妈妈递来的糖时,也美得脸上乐开了花。这两天,这对母女暖倒了2.3亿网友,引发4.5万的讨论。
这是一篮柑橘,它们个头很大,颜色金黄,躺在一个破旧的竹篓里,竹篓放在火车站广场,旁边还有一个装有棉絮的尼龙袋。竹篮和尼龙袋旁,是靠着栏杆蹲在地上抽烟的父亲。人来人往中,他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四川成都老家去山西太原看望远嫁的女儿。女儿远嫁20年了,这是他第二次去看她,带着自家田地里产的棉花,还有自家果园结的柑橘。有人问他,这么远的路,这么多的人,带这么多东西,背得动么?他斩钉截铁地说,背得动。因为,离家多年的女儿,最爱吃柑橘了。
这是一碗面条,墨绿的芝麻叶,细长的手擀面,浓香的汤汁上撒着葱和姜,吃起来有种牵绊的黏稠感。小时候,母亲常常做这样的芝麻叶面条给女儿吃,边做还边说:“你姥姥做这个最拿手了。”为了追随从军的爸爸,妈妈从北方嫁到南方。南方人爱吃米,可妈妈喜欢吃面,尤喜吃芝麻叶面。受妈妈的影响,女儿也喜欢上吃面,并在大学里,爱上一个同样爱吃面的男生,追随他嫁到寒冷的北方小城。女儿怀孩子时,吐得厉害,什么也吃不下。妈妈打来电话时,她随口说一句“什么也吃不下,真想吃你做的芝麻叶面啊”。两天后,她下班回来,推开门看见母亲正在厨房忙活,锅里是已经做好的一锅芝麻叶面。原来,接到她的电话,妈妈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看她,下车后顾不上休息就跑到农贸市场,挑选上乘的芝麻叶干菜,又和面擀好面条,等她下班回来。
这是一身棉衣。颜色鲜艳,针脚细密,结实的布料里装着厚实的棉花。从小到大,儿子都是穿着妈妈做的这种棉衣长大。只不过那时穷,母亲缝缝补补,裁布接长,一身棉衣能穿好几年。后来,儿子读书上学,结婚生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只是,时代不同了,现在孩子的衣服,都是专卖店里那种好看又昂贵的牌子货。有年冬天,孩子着凉生病了,母亲恰巧打电话来。他随口说一句:“孩子冻感冒了。妈,还是小时候,你给我做的那种棉花袄穿着暖和啊。”一个星期后,他收到母亲从老家寄来的包裹。包裹里,装着几套大小不一、花色各异的手工棉袄棉裤棉鞋。他抱着棉衣,眼泪啪啪往下掉:母亲患有严重的眼疾,左眼几近失明,右眼视力也在下降。他无法想象,母亲是怎样做出这样的十套棉衣的。
这是一条短信。短信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孩子,你那里下雪没有,咱们家今天下雪了。”正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儿子,看着这条短信,有点难以置信:父亲从不会发短信啊?!自从儿子考上大学,父母就爱上了给他打电话。儿子学习忙,不会总接到。有时回到宿舍看见了,已经很晚了,就懒得回了。因为家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儿,父母每次电话都是“老三样”:“吃了啥,干了啥,手头钱够不够花。”有次回家,父亲责怪他老是不回电话,他随口说了句:“现在有事儿都是微信短信,谁还打电话啊。”他就随口一说,父亲就记到了心里。但父亲老手机上的键盘模糊了,就跑到镇上花200块买了个新手机,自己在屋里鼓捣了大半天,学怎么写笔画,怎么打标点,怎么切换键,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终于学会了。第一条短信,父亲就发给了他。
这是一袋月饼。中秋节前,身在重庆的父亲,听说在北京当消防员的两个儿子,中秋放假不能回家后,就孤身一人乘火车从重庆去北京和孩子们团聚。到北京西站下车后,没带手机也没有通知儿子的父亲,因到陌生环境,间歇性老年痴呆症突发,瞬间迷了路。12天里,他不知经历了什么,又想起了什么,最终凭借模糊记忆找到了两个儿子所在消防队门口。老人被找到后,浑身脏兮兮的,又冷又饿,但他的手中仍紧紧地攥着一个塑料袋,谁要都要不走——那是他从老家带给两个儿子的月饼。
这是一桌菜。有儿子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麻婆豆腐,红烧茄子,还有妈妈亲自为他做的饭团和烙饼。放假前几天,母亲问他何时回来,他说刚接一个新项目,合作方是家知名企业,如果这次能做好,以后公司就会慢慢好起来,所以,假期可能回不去了。放假第一天,他加班到深夜。回到公寓时,看见门口蹲着两个人,走近一看,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为了不让他分心,爸妈悄悄坐车来看他,带来的,还有各种家乡的味道。到了后,怕影响他工作,连电话都没敢打。
这是一袋钱。厚厚的一摞,装在一个布兜里。母亲把钱掏出来放在桌子上时,儿子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他问母亲哪儿来的钱。母亲淡淡说,她把老房子卖了——那套小房子,是姥姥姥爷留给母亲的念想,母亲曾承诺,无论如何都不会卖掉它。前段时间,因为买房付首付的事儿,他和妻子发生争吵。妻子指责他,结婚五年生子两年,他依旧没有能力在大城市给她们娘俩安个家。“妈下岗多年,身体又不好,我总不能伸手给她要。”他无力地辩解。话音刚落,回头一看,原本在另一个房间哄孩子的母亲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几天后,母亲执意要回老家。再回来时,就带来了这20万块钱。
这是一条朋友圈。其中,有个朋友这样留言:天冷了,爱有了,吃的穿的都不用愁了。那些被父母爱的人,后台都好硬啊。因为爱,他们走遍天下都不怕。
是啊。爱,才是一个人最硬的后台啊。父母的爱,是我们的后台。我们的爱,也终将是父母的前方。我们的爱,是孩子的后台。孩子的爱,也终将成家国的信仰。这就是爱的情长,也是爱的力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