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诽谤行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触犯刑法或治安管理法,如果行为涉及刑法,不能直接受理,而属于自诉案件;但如果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机关可以直接受理并处以拘留或罚款。因此,侮辱诽谤能否管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法律分析
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都会说一些带有侮辱、诽谤性的话语,但是大多数人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会选择忍气吞声,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选择报警,但是对于这样言语上的侮辱诽谤的行为,很多人都觉得可能不会受理,那么侮辱诽谤能不管吗?
1、触犯侮辱的情况
机关不能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此案件属于自诉案件。
刑法规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应提起公诉。
2、触犯治安管理条例的情况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如果你能向机关提供那个人的真实姓名和住址或单位,可向机关投诉,他将被处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侮辱和诽谤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机关可以直接受理。
其实对于侮辱、诽谤的行为来说,如果说这个行为影响到了社会的治安,那么是可以以危害社会治安来对行为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训,但是如果说这些行为触犯到了刑法,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了,所以说侮辱诽谤能不管吗,是需要分情况讨论的。
结语
对于侮辱诽谤的行为,机关可以直接受理并进行相应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案件才会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行为也可以被机关处理,处以拘留或罚款。因此,对于侮辱诽谤行为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讨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可以要求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六条 法官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