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2024-07-26 16:28:58 责编:小OO
文档

攻击行为是指个体敌意性地伤害别人或破坏物体的行为。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侵犯,即利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或武器、踢打他人;二是言语攻击,如通过讥笑、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欺侮。儿童的攻击行为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阻碍儿童个性和社会化的顺利形成。
影响幼儿攻击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呢?以前着重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来探讨对幼儿攻击性的影响,现在的研究表明,除了这两大因素外,幼儿自身的认知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攻击性,并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下面就从各个方面详细加以论述。
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每个家庭通过各自的价值标准塑造着孩子的行为,家庭常被认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有影响的动因,所以作为幼儿社会化重要内容的攻击性行为也是与家庭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1、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对幼儿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教养方式大致来说分为三种:民主型、放任型、强制型,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不同的子女,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具有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很少有行为问题。采取放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由于采取忽视的态度,当孩子偶尔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放任自流而不是加以制止,于是便助长了幼儿攻击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强制型的父母对孩子严格实施规则,孩子的行为一旦不符合规则,父母就会表现出自己的愤怒和不亲切,他们很少考虑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对孩子经常的拒绝和排斥会引发儿童的挫折感,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他们或者攻击父母或者攻击同伴,以便发泄心中长期积郁的不满。强制型的父母经常使用惩罚,不恰当的惩罚模式不但不能抑制有害的、不良的敌意行为,而只能加速这些儿童的不良行为。
家庭对幼儿的影响
2、家庭氛围
  一个经常争吵、挑剔、不和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父母之间的冲突关系到孩子的攻击性和犯罪行为,如果子女经常目睹父亲打母亲,这个孩子有可能模仿这一行为,转而去攻击别人。离异家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显著差于完整家庭的儿童,容易表现出自卑、怯懦、冷漠等性格缺陷,并且具有不良的社会行为,如与同伴打架、攻击欲望特别强烈等,这部分孩子之所以具有攻击性,一方面与模仿父母之间的攻击行为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幼儿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幼儿园的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适应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和同伴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幼儿的攻击行为也是与幼儿园里各种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