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日本是如何防震的
2024-07-26 16:23:07 责编:小OO
文档

日本对建筑物的防震措施和防震技术一直都很重视,每一个建筑物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防震标准才可以开工建设。日本文部省关于加固校舍的文件: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截至2011年3月14 日,在大地震过后三天内,整个灾区有2052所中小学校停学,少闻学校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校舍按最新标准进行加固,是持续不断的过程。1995年阪神地震发生后,日本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对不符合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巩固性施工。很多学校进行的抗震改造与重建工作历史长达数年。而在学校的防震返修工程时,也非常专业复杂。以东京立池袋小学为例,这所学校在修补工程时经历了7-10日的抗震预备诊断、2个月以上的现场调查诊断、加固设计、施工和竣工多个环节。而这一切都是按最新防震标准进行的加固,一直没有中断过。中小学楼禁止超过4层,外墙用钢管穿插包裹日本规定,中小学的教学楼不得超过4层。根据施设情报提供的资料,教学楼所实施的加固主要集中在加固铁骨、柱卷,免震构造化等细节。细化来说也就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四层教学楼的最高一层削减为"屋顶花园",以减轻整个建筑的重量。另一种方法是对整个大楼的外墙采用钢管(直径10厘米)穿插进行网状包裹。 教学楼外必有临时梯,教室内有紧急出口日本学校体育馆、教室可以供灾民避难休息,运动场可以作为直升机的停机场。一旦灾害发生后,建筑坚固的学校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救灾中心日本学校又是避难所。日本校舍多采用钢骨架,可以起到弹性防震作用。按照日本规定,所有学校建筑物必须在楼外安装临时楼梯———非常楼梯,教室里要有紧急出口:非常口,而且哪个班走哪条线路,都要事先规划好,以避免地震发生后出现拥堵、混乱、无序等状况保证每个老师和学生都能迅速、安全地撤离。 吸取中国汶川地震经验,对学校建筑物进行排查 按照《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日本各地有义务对所有校舍的耐震性能进行检测,并予以公示。凡未到达耐震标准的校舍,根据其轻重缓急分批进行加固或改建。日本不仅未雨绸缪,也吸取别国教训,这是其学校经受住地震考验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发生5�6�112汶川大 地震后,校舍倒塌引起高度关注。日本马上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学校,调查后发现有近四成校舍存在抗震不足问题,针对学校的抗震加固工作随即展开。2008年6月16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增加财政补贴以提高教育设施抗震能力的修正案。注重对校舍抗震改造的资金投入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日本开始反思自己的校舍建筑问题,开始加大对校舍抗震加固排查并投巨资开启抗震加固项目,据媒体报道仅2008财年,日本就已拨付专款1150亿日元用于校舍的抗震加固。在有的地方,仅用于一所学校的抗震加固经费就高达1亿日元。而中国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日本又提高了抗震的警惕 ——2010年4月16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阁僚恳谈会上向文部科学相川端达夫发出指示,要求动用2010年度财政预算中的1万亿日元(约合733亿元人民币)预留资金等款项,尽早推进以公立中小学为主的校舍抗震及防老化工程。 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在日本,这是一个常识。在大灾难里,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在巨大的财政赤字的情况下,日本还不惜拨出巨款加固改建校舍,主要基于这样的理念:第一、学校是学生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学习的地方,为了在地震发生时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首先必须提高校舍的耐震性能;第二、大部分的公立学校都用作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难场所,所以它必须具有一定的耐震性能,不仅能经得起主震而且还必须经得起不断余震的冲击;第三、校舍加固或改建的费用要远远小于因地震引起校舍大量倒塌的重建费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