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有不良信用记录怎么办?个人信用报告有什么用
2024-07-30 02:48:52 责编:小OO
文档


有不良信用记录怎么办?个人征信问题全解答

1、信用档案记什么、怎么记?个人信用报告记录以下几方面信息,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二是贷款信息;三是信用卡信息;四是非银行的信用信息。此外,随着条件成熟,还将采集更多的信息,包括个人欠税信息、判决信息等。产生于个人与银行交易的信息,包括贷款和信用卡信息,是从银行业务系统中自动提取的,没有人工干预,绝大多数情况下数据的准确性能得到保证。

2、个人信用报告有什么用?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银行等机构了解个人,帮助个人实现交易目的。个人信用报告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使银行有了了解个人历史信用记录的快捷渠道。对某特定的个人而言,银行可能根据其信用报告中记载的信息判定其信用风险较高而拒绝与其交易。

3、哪些行为会被银行解读为“负面”信用记录?“负面”记录能消除吗?负面记录保存多长时间?凡是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信息,包括欠钱不还或曾经发生过逾期的行为,从判断一个人未来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角度看,都会被认为是“负面”信息。“负面”记录一经产生,在法律规定时间内不能消除。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定出适合我国的个人负面信用记录保留时间。对银行而言,会重点考察个人近期发生的信用行为,如过去2年的信用记录。目前人民银行出具的信用报告,展示了个人最近24个月的还款记录。因此,如果贷款或信用卡曾发生过逾期记录,即使贷款已还清或信用卡销户,曾经逾期的记录都会保留,“销户”不能消除负面记录。

4、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记录怎么办?首先,是要把已逾期的款项尽快还上;其次,是避免出现新的逾期,产生新的负面记录;第三,是尽快重新建立个人守信记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偶尔出现逾期,但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这足以证明其信用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5、银行一定要满足个人的贷款申请吗?银行根据什么决定是否贷款?银行为什么没有统一的信用风险评价和贷款标准?对被申请人而言,只有确信申请人未来能够还款时,才会满足申请人的需要,发放贷款。银行在审查贷款申请时,会全面考察个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商业银行没有、也不可能有评价个人信用风险的统一标准,更不会有统一的贷款发放标准。

6、个人对征信有什么权利?如何行使个人的“知情权”?个人拥有知情权、异议权、纠错权和司法救济权等征信权利。为更好地维护权利,一方面,个人要主动学习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另一个方面,要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

7、个人征信系统有“黑名单”吗?个人征信系统客观记录个人的信用行为,不对信用行为进行判断,因此,没有所谓“黑名单”。不同银行由于掌握的信息、内部风险控制和贷款不同,风险监测系统中的客户也有所不同。

8、信用档案为什么要自己管?作为经济体,虽然一些专业机构能提供帮助,但从法律上讲,最终承担责任、损失的还是本人。因此,自己的信用档案要自己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9、征信系统为什么不区分“恶意”与“善意”逾期?首先,征信系统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判断。不区分“善意”或“恶意”欠款,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其次,银行等机构考察个人信用记录,是判断个人未来不按期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由于“善意”或“恶意”原因造成的所有未按期履约的可能性,目的是对客户实行差别管理。因此,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区分“善意”与“恶意”欠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