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法典中有关质保金的规定概述
2024-07-24 01:29:44 责编:小OO
文档

质保金在民法典中没有具体规定金额,但建设部的格式合同规定质保金为工程总造价的5%。施工单位在质保期内有维修义务,否则建设单位可用质保金支付维修费用。

法律分析

民法典里没有具体规定质保金的多少,但是建设部有一个格式合同,规定的质保金是工程总造价的5%,一般工程都依据此比例执行。在质保期内,施工单位有对所建工程维修的义务,如果不尽此义务,那么建设单位可以另找他人进行维修,所需费用从质保金中扣除。

拓展延伸

质保金在民法典中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质保金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质保金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为保障对方履行合同义务而提供的一定金额或财物。质保金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商品销售、租赁等领域。根据合同的约定,质保金可用于保证合同履行、赔偿违约损失等。同时,质保金的退还、扣除和返还等事项也在《民法典》中得到明确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合理约定质保金的数额和使用方式,以确保合同的履行和风险的合理分担。

结语

质保金作为一种合同履行的保障措施,在《民法典》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建设部的格式合同,质保金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5%。在质保期内,施工单位有义务维修所建工程,若未履行此义务,建设单位可从质保金中扣除维修费用。《民法典》对质保金的规定适用范围广泛,合同当事人应合理约定质保金的数额和使用方式,以确保合同履行和风险合理分担。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约定。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