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评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2024-07-24 04:06:30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被告人在犯罪时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所做的判断和控制能力。评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等因素,不能片面地依据犯罪事实或简单的诊断结论作出判断。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对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异常人,不负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涉及被告人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应当进行鉴定或者听取专家意见,并附加在鉴定意见或者专家意见中。”

3.最高人民《关于审理精神病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精神病人在行为上存在认识障碍、意志障碍或者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在其行为中精神障碍起主要作用,应当认定为精神异常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