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修理厂涉嫌骗保,如何进行投诉?
2024-07-24 07:42:56 责编:小OO
文档

修理厂骗保险涉嫌保险诈骗罪,可以直接报警处理。保险诈骗罪是指为获取保险金而虚构保险标的、事故或制造事故等行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都可构成行为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可处罚金,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处有期徒刑。同时,提供虚明文件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也可构成共犯。

法律分析

修理厂骗保险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此行为涉嫌保险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使自己或者第三者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的内容为,使用各种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保险金。行为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但刑法根据行为方式对主体范围作了具体限定。如虚构保险标的的,只限于投保人;虚构保险事故的,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如此等等。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并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的人。被保险人,是指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受益人,是指在人身保险中有权领取保险金的人。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行为主体。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结语

修理厂骗保险涉嫌保险诈骗罪,即以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等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保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规定,保险诈骗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为该罪的行为主体,单位也可成为行为主体。对于保险诈骗行为,法律规定了不同数额的刑罚,并可与其他犯罪行为一并处罚。同时,对提供虚明文件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也可以视为共犯。因此,修理厂骗保险应立即报警处理,以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一百三十五条 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时,应当遵循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审批、备案的具体办法,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前款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二章 保险合同 第二节 人身保险合同 第四十三条 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一百五十条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保险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