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诉讼文书应该包括哪些
2024-07-24 07:45:12 责编:小OO
文档

一般的法律文书是指我国机关(含机关)、、、监狱或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亦即指规范性法律文书(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以外,所有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送达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送达人员组成缺乏统一性。一般送达人员组合通常是1名员和1名司机:有时是1名员和原告乘出租车或者乘原告的车前往送达,作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却没有出现在现场,即“签而不送”存在不符合程序规范之处。拒绝签收诉讼文书,主要原因有:在员与原告搭配的送达组合中,一旦原告出现在员请被告签收送达回证的场景时,则易使被告误认员与原告沆瀣一气,进而发生拒签。当对方言陌生的员遇到(被告外出)留守在家仅会讲方言的人时,造成沟通障碍,则有可能出现拒绝代签或撕毁员所送达的法律文书材料的情况。有关协助送达的法律规定本身缺陷造成的问题。

一、常用诉讼文书的说明

(一)依法说理

(二)有证可驳

(三)简繁得当

二、诉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

1、民事起诉状

2、民事上诉状

3、刑事自诉状

4、刑事上诉状

5、答辩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