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务犯罪证据的证明效力如何?
2024-07-24 04:21:01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犯罪行为。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证据的证明效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对于职务犯罪证据的证明效力,法律规定如下:

1. 证据的出处和真实性

职务犯罪证据必须来源于可靠的渠道,并且证据的真实性必须得到证实。法律还规定,如果无法证明证据的真实性,那么这些证据将不具备证明效力。

2. 证据的相关性和充分性

证据必须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相关,且证据充分。如果证据不足以证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那么这些证据将不具备证明效力。

3. 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必须是合法的,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如果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那么这些证据将不具备证明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三条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应当有出处,真实,相关,充分,合法。证据不足以证明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不能作为定罪的根据。

第八十四条 证据的出处和真实性不得质疑的,不得开庭质证;确有必要的,应当进行调查。证据的真实性存在争议的,可以对证据进行鉴定。

第八十五条 证据的充分性和证据是否具有相关性,应当在公开开庭审理时进行辩论。证据的充分性和证据是否具有相关性存在争议的,可以由人民依法调查核实,也可以对证据进行鉴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