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费标准与经济能力和实际需求相关,城市和农村户口有不同计算方法。赡养费数额应根据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可根据时间和需要要求增加,但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赡养义务人的负担能力。
法律分析
我国没有这个概念。
人民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具体而言:
对于城市户口的老年人的赡养费给付标准,各省市出台的关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中,都有关于赡养费和抚养费的计算方法的规定。赡养费一般按家庭总收入减去家庭成员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标准,剩余部分按其赡养人数的平均数额计算。
对于农村户口的老年人,一般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度当地农民年人均生活费数据为基准。
需要指出的是,给付赡养费的数额,是根据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和被赡养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被赡养人实际需要,可以要求增加赡养费数额。要求增加赡养费,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原先判决的赡养费不能保障被赡养人的基本生活;
2、赡养义务人有能力负担。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可以要求增加赡养费。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确定合理的赡养费金额?
离婚后确定合理的赡养费金额涉及多个因素。首先,法律规定赡养费应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的经济能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会考虑子女的年龄、健康状况、教育费用等方面的需求,并评估父母的收入、财产、生活费用等情况。其次,赡养费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此外,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达成共识,制定合理的赡养费金额。在确定赡养费金额时,应当兼顾子女的合法权益和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确保赡养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最后,如果存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提起诉讼,由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决。总之,离婚后确定合理的赡养费金额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结语
赡养费的确定应根据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以及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进行评估。城市户口的赡养费标准可参考各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中的计算方法。农村户口的赡养费可以以当地农民年人均生活费为基准。赡养费的数额应根据被赡养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确定,并随时间和需求变化而调整。要求增加赡养费需同时满足原判未保障被赡养人基本生活和赡养义务人有能力负担的条件。离婚后确定合理的赡养费金额需综合考虑子女需求、父母经济能力、相关法律规定及当事人协商等因素,并可通过裁决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七条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