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资写了欠条。该怎样办
2024-07-23 19:19:56 责编:小OO
文档


从民事角度来讲,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则属于可撤销合同。实践中,在审理民间借贷的过程中,如果只凭借一张欠条,没有实际发生借款行为的相关证据,人民会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借贷事实是否发生,而不会仅凭一张欠条一概而论。同时,民事借贷中的欺诈行为中也隐藏着诈骗犯罪,有些诈骗犯罪与民事行为交织在一起,民事行为成为犯罪的手段。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分子自始就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作出任何劳务就取得对方信任从而占有对方的财物,而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实施的办法,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因此在被欺骗写下欠条的情形下,要仔细分辨自己的处境并求助法律专业人士,适时报警,维护自身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