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对待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的暴力犯罪者?
2024-07-25 04:16:14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对于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的暴力犯罪者,法律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刑事处罚和社会治安管理措施。刑事处罚应当依法依规进行,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在执行社会治安管理措施时,要考虑到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综合运用教育、处罚、矫治等措施,以期达到对罪犯的惩罚和修复效果。此外,还应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更加有效的犯罪惩罚和修复措施。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 各种刑罚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实行犯罪与刑罚的对等原则,区别程度和分类适用,保证犯罪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人民可根据罪犯的自首、悔罪、再教育等情节,对判决刑罚的执行予以适当减轻或者假释。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二条 矫正工作人员应当运用教育、规制、扶助等方法帮助罪犯认识错误、改变行为、提高素质,做到“治病救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条 各级、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应当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三条 受刑人的家属和利害关系人对监狱对受刑人依法执行矫正的工作有监督、检举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