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国民事诉讼程序
2024-07-25 01:15:14 责编:小OO
文档


民事起诉流程包括起诉、答辩、开庭通知、调查、辩论和判决等环节。被告未及时递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法庭根据书面证据、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进行勘验和宣读鉴定结论。最终法庭做出判决,不服可提起上诉。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3和第269条。民事诉讼法为解决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应关注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

民事起诉的流程为:

1、先通过一审程序,原告递交起诉书送达被告处;

2、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若未在有效时期内递交答辩状,也不影响审理;

3、在开庭审理案件的前三天,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发布公告;

4、法庭在调查阶段,根据原被告出示的书面证据、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等,及时做勘验笔录,并宣读鉴定结论;

5、法庭辩论环节,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先后发表意见并进行答辩

6、最终法庭作出判决。如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中级人民提出上诉,二审程序流程基本与一审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与他人发生纠纷甚至冲突的情况,我们在协商不成的时候可以向提起民事诉讼来进行解决,所以我们应当关注相关的法律规定。

结语

通过民事起诉流程,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中寻求公正的解决方案。原告首先递交起诉书给被告,并无需被告递交答辩状。会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在调查阶段,法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证人证言等进行勘验笔录和鉴定结论的宣读。在辩论环节中,审判长会按照顺序听取原告、被告和第三方的意见并进行答辩。最终,法庭会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意,可以在十五天内向中级提起上诉。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对我们处理日常纠纷非常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

任何公民享有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