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起诉。原告一方向递交民事起诉状一式两份(按照被告人数增加份数)、身份证、相关证据副本,请求依法判决被告归还欠款和支付利息。2、受理。送达被告民事起诉状副本,被告向递交民事答辩状一式两份(按照原告人数增加份数)。3、审理。法庭调查、示证、质证、辩论,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4、调解。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一致,制作民事调解书。5、判决。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制作民事判决书。6、送达。给原告、被告送达调解书或者判决书,原告、被告亲自签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