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哪些行为属于打击报复?
2024-07-25 04:36:20 责编:小OO
文档


律师分析:

司法实践中,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除了直接侵犯人身、财产权益的显性报复外,更多地体现为利用职权对举报人进行变相打击的隐性报复,如下岗、转岗、解聘、不予晋升、停发奖金等。此类报复由于与企业或者机关正常的制度规范和内部管理权限相关,往往难以认定。对此,规定对显性报复和隐性报复都作了列举规定,明确10种“打击报复”情形:

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的;

2.非法占有或者损毁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财产的;

3.栽赃陷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4.侮辱、诽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5.违反规定解聘、辞退或者开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6.克扣或者变相克扣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工资、奖金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的;

7.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无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加重处分的;

8.在职务晋升、岗位安排、评级考核等方面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进行难、压制的;

9.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合理申请应当批准而不予批准或者拖延的;

10.其他侵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财政部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行为: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的;

(二)非法占有或者损毁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财产的;

(三)栽赃陷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四)侮辱、诽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五)违反规定解聘、辞退或者开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六)克扣或者变相克扣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工资、奖金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的;

(七)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无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加重处分的;

(八)在职务晋升、岗位安排、评级考核等方面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进行难、压制的;

(九)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合理申请应当批准而不予批准或者拖延的;

(十)其他侵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