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拖欠工资的定义及其解决途径。拖欠工资属于民事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或解决。如果工地老板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先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提起诉讼。文中还提到了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和申请支付令等途径。
法律分析
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
诉讼。拖欠工资是指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或金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属于民事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解决此类问题。
一、工地可以拖欠工资吗
工地不可以拖欠工资。对于工地老板拖欠工资的,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强制执行。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行为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工资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排除不可抗力因素,未因经营困难与工会协商暂时延期支付,用人单位当月工资未在下月发放的,是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有欠条可以向人民申请支付令。
二、拖欠工资老板不发怎么办
如果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解决:
第一,向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劳动部门如果核实确实存在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且给予经济补偿;
第二,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无需支付费用。
第三,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之日起15天内,向提起诉讼。如果对方在收到仲裁裁决后,既不提起诉讼,也不履行裁决的,劳动者在没有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结语
诉讼是解决拖欠工资的有效途径。劳动者可以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果劳动部门核实存在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况,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给予经济补偿。如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不收取费用。如果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之日起15天内向提起诉讼。如用人单位在收到仲裁裁决后仍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在没有提起诉讼的情况下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报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申请支付令,人民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