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依法被刑拘是等着判刑吗
2024-07-25 07:37:59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依法被刑拘是等着判刑吗的法律问题,

一、依法被刑拘是等着判刑吗

刑拘后不一定会判刑。

刑事拘留作为机关、人民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与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判刑并无直接联系。

被刑拘并不是判刑的依据,只有在审理阶段,有充足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确实构成犯罪的,才能依法判刑;决定刑罚时,应当考虑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二、刑事拘留有什么法律后果?

刑事拘留有很多法律后果,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被拘留的人将被羁押在看守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该规定之前一直被严格遵守,疫情这三年,普遍存在留派出所超过24小时后才送看守所情况。

2.意味着侦查机关已经刑事立案,并开展侦查活动。侦查活动包括开展审讯、调查取证、搜查、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等。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第一百三十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3.可以聘请律师提供辩护。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4.律师可以进行会见,且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被刑事拘留的人只有办案机关、看守所监管人员和律师能见到,家属和其他人员无法会见。

三、被刑拘了,嫌疑人家属该怎么办

1、及时去了解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场所,涉嫌的罪名是什么,怎么跟警方沟通,自然是第一要有礼貌,不能带负面情绪,家属在这个阶段是不能见到犯罪嫌疑人的,另在非疫情期间,可以给犯罪嫌疑人送衣物,及不超过2000元的现金。

2、要正常沟通,善于倾听。接下来,如果自己对法律专业知识有把握就着手处理,另外就是联系专业律师,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委托会见,及时了解案情。

刑拘仅仅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被刑拘了不一定就会被判刑。因为确定嫌疑人是否犯罪,是否需要判刑坐牢是由人民作出的。而在此之前被刑拘,仅仅是意味着有涉嫌构成犯罪的可能,但不是一定构成犯罪。若有家人被刑事拘留,可以先咨询律师了解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相关内容:从刑事拘留到判刑要多长时间

一、从刑事拘留到判刑要多长时间

拘留:一般14天,最长37天;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应当自接到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不批准逮捕的,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逮捕、侦查的期限

一般2个月,最长7个月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七条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第一百五十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第一百五十九条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第一百六十条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审查起诉。

三、审查起诉:

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

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对于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第一百七十五条人民审查案件,可以要求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

人民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后,人民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四、一审:

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不包括补充侦查和改变管辖)

第二百零三条判决书应当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和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

第二百零四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第二百零五条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延期审理的案件,人民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第二百零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批准。人民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后,人民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五、二审:

一般1.5个月,最长2.5个月。

第二百四十三条二审审限

第二审人民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批准。最高人民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决定。

因此一般是7个月左右,最长近16个月(也许更长)。

从刑事拘留到最后的判刑,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七个月左右,但因为这期间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所以在特殊时候也许从刑事拘留到最后的判刑的时间会很长。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当中对拘留、逮捕、一审以及二审等的期限规定,我们计算出从拘留到判刑一般是7个月左右,而最长可以近16个月(也许更长)。希望优律师整理的文章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不妨来电咨询一下我们优律师网站的在线律师。

被刑拘一定会判刑吗?

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判刑的前提是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不符合法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事由。

涉嫌隐瞒犯罪所得被刑拘自首是被判刑吗?

涉嫌隐瞒犯罪所得被刑拘自首会被判刑,可以减轻处罚。行为人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罪分子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判处刑拘一定会判刑吗?

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但判刑的可能性非常大。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机关、人民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否涉嫌触犯刑法,先由负责侦查的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撤销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则向对口的检查院移交案件建议提起公诉再由检察机关审查案件,认为不构成犯罪的,退回侦查机关,此时就将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认为构成犯罪,则向对口的提起公诉,由判决是否构成犯罪。

非法拘禁如果被刑拘会判刑吗

非法拘禁被刑拘是否会判刑要看实际情况。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应当立案。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

涉嫌犯罪被刑拘算不算判刑

关于涉嫌犯罪被刑拘算不算判刑的法律问题,

一、涉嫌犯罪被刑拘算不算判刑?

不算,刑事拘留不是判刑,是刑事案件中对于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二十四条

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有哪些?

1、法律性质不同。

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种保证性措施,其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行政拘留是依据行律作出的行政处罚,其本身具有惩罚性。

2、适用对象不同。

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是即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而行政拘留适用于其违法行为按照相应的行律应予以惩戒的人,该人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

3、适用目的不同。

适用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4、适用机关不同。

刑事拘留机关、人民决定,机关执行;而行政拘留机关执行。

5、羁押期限不同。

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

实际上刑事案件中刑拘不仅不算判刑,被刑事拘留也不等于一定构成犯罪,机关经过详细的调查以后才能确认当事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调查期间就发现不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机关会释放当事人并发给释放证明。

相关内容:刑事拘留如何解除?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机关、人民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机关的拘留和人民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根据《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关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处理。一是对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二是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直接向院移送起诉;三是在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明犯罪事实的,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继续侦查;四是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撤销案件。以上四种情况均需办案机关对刑事拘留予以解除。但在解除刑事拘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并在该文书中写明释放原因。2、对具有刑诉讼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除释放被拘留人外,还应撤销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3、对机关不批准逮捕的被拘留人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机关为需要补充侦查、要求复议复核的应变更强制措施。 该内容由 任印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