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的影响
2024-07-26 17:07:07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必须签订,并包含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未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仅约定试用期而未约定合同期限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法律分析

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当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拓展延伸

试用期结束后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试用期结束后未签劳动合同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法律后果。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在试用期结束前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如果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雇主可能面临劳动关系未建立的风险,员工可能享受不到合法权益保障。此外,未签劳动合同也可能导致劳动关系无效,给双方带来不确定性。在法律上,员工可能要求雇主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此外,员工还可能寻求解雇赔偿、补偿金等法律救济措施。因此,雇主应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避免法律风险和纠纷的发生。

结语

试用期结束后未签劳动合同可能带来法律后果。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在试用期结束前与员工签订正式合同。未签合同可能导致劳动关系无效,员工权益受损。雇主应支付未签合同期间工资、社保等福利待遇,员工可寻求解雇赔偿、补偿金等救济措施。为避免法律风险和纠纷,雇主应及时签订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风险提醒】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载体,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专门的《劳动合同法》来调整生活中的劳动合同纠纷。但是在实践中依旧有很多劳动合同相关的问题存在:1.劳动合同中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比如约定的薪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时间多于法定劳动时间。2.劳动合同中除了约定服务期和竞业协议后还对其他内容也约定了违约金。或者缺少了必备条款,如用人单位住址。3.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后,用人单位还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出现劳动合同纠纷,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都可以聘请一位专业律师来处理:1.律师可以帮助用人单位起草劳动合同,确保内容合法,不会遗漏条款;也可以帮助劳动者审查对方起草的劳动合同,确保不会出现虚假内容或者强制条款。2.律师可以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还未签合同的时候,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双倍工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