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法律规定利害关系人什么意思?
2024-07-26 21:05:59 责编:小OO
文档


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一、被执行人提出执行异议怎么办

被执行人提出执行异议应当积极的参加执行异议的诉讼活动,或者是其他的活动。被执行人是可以提出执行异议的,被执行人是属于案件的当事人,符合执行异议提出的主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申请复议。

第二百二十七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民事诉讼中什么叫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是:

1、的权利主体

2、利害关系人受法律保护

利害关系人是由法律赋权依法产生的,是法律保护的对象之一。

三、在离婚起诉财产怎样快速冻结

1、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发生前,人民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有关财产采取的强制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诉前保全的实质条件是在利害关系人与他人之间存在争议的法律关系所涉及的财产处于情况紧急的状态下,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将有可能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害的现实危险。

诉前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紧迫性:必须是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被动性: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提出申请,不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担保性:为了平等地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否则将驳回申请。

2、诉讼财产保全

诉讼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另一方当事人的原因,其有关的财产可能被转移、隐匿、变卖、毁灭等情形,从而可能造成对当事益的损害或可能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行或不能执行时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在必要时依职权作出裁定,被申请人在一定时期内对该项财产的支配、处分权。

诉讼财产保全是在诉讼过程中,为了保证人民的判决能顺利实施,人民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在必要时依职权决定对有关财产采取保护措施的法律制度。

诉讼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执行内容:案件必须有给付内容,属给付之诉;

具有必要性:必须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可能使判决难以执行或不能执行的;

诉讼性: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

申请人提供担保,但是在必要时依职权裁定的除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