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餐桌上给别人倒酒的学问
2024-07-26 21:42:43 责编:小OO
文档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过法,但有一样,肯定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相同之处,那就是:喝酒。
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特殊的一种东西。它不仅是一项饮食行为,更是一种社交方式,甚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处事之道。高兴的时候,比如逢年过节,要喝酒;不高兴的时候,比如失恋、失意,也要喝酒;文人雅士爱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帝王将相也爱喝酒——曹刘“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番惊心动魄在推杯换盏之中化为不动声色。至于贩夫走卒,寻常百姓——一杯浊酒喜相逢,生活同样离不开酒的润滑。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酒,都是一种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且刚柔并济、收放自如的媒介。到了现代,许多国外大企业高级员工在被派往中国时,都要接受关于中国国情与文化的培训,其中,“吃饭”和“喝酒”是两项重要内容。因为,在中国,很多微妙、重要甚至不太好办的事情往往能在酒桌上找到变通的途径——“感情深,一口闷”,几杯酒之后,气氛马上不同。但同时,类似这样名目繁多,层出不穷的敬酒名堂也让老外们晕头转向、望而却步。令他们惊讶与佩服的是,中国人还在不断刷新这项“博大精深”的酒桌礼仪。
酒文化不断创新的背后当然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第一酿酒大国。据业内人士称,生产1升白酒需要3至5公斤甚至更多粮食。有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白酒产量为0.8万千升,至少需要消耗粮食2672.4万吨;若以我国一年人均口粮3公斤的数据计算,酿造白酒消耗的粮食则相当于6870万人的消费量,大约是3座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因国家公布的白酒行业统计数据仅为规模以上企业,由于酿酒行业的管理跟不上其发展步伐,很多企业包括规模以上企业漏掉的统计还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白酒产业年消费粮食数量应该比上述统计所得要高。
如此惊人的产量背后当然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2011年伊始,一线白酒品牌茅台、五粮液和剑南春纷纷涨价。涨价后,最受追捧的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为每瓶619元,经销商销售普通茅台酒的价格为959元,市场上很快便突破千元,目前在广州已卖到1400多元。虽然茅台同时声称“终端零售价”,但涨价同时的大量缺货——北京30家茅台专卖店基本全部一酒难求,使得不但“限价令”形同虚设,还引带着二三线白酒纷纷跟进涨价。同时,据称80年的贵州茅台年份酒酒瓶回收价已高达10000元以上。有意思的是,茅台如此解释其涨价原因:“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与此相比,五粮液则比较直白:“为满足消费者的身份需求。”仿佛是为酒商做注脚,2009年爆出一条耐人寻味的新闻就是:河南两家驻京联络处联合一次性花66万元购买了777瓶假茅台酒。而对于众多还没有特别“身份需求”的普通人来说,酒,就是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夜晚,真实上演的悲喜剧。无论是在酒吧里尽情狂欢,High到顶点的男男女女,还是豪饮之后踏上不归之路的醉客,酒,不是遥远的畸形天价,而是近在眼前改写生命轨迹的符咒。南京张宝明造成5死4伤的“6·30”醉酒驾车肇事案、成都孙伟铭造成4死1伤的“12·14”醉酒驾车肇事案,仿佛是热闹喧哗的酒桌一道的黑色背景。这两起车祸直接促成了全国机动车驾驶“禁酒令”的出台。在酒和生命的对决里,后者本能地捍卫了自己。

酒,有时候是如此恣意地流淌于中国人的喉舌和生活,它一路攻城略地的,当然不仅仅是肠胃。如何让“酒”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喜悦?“酒”所引发的话题与问题,可能还会日趋复杂,正如同这些照片,零散地拍摄于数年之间的大街小巷、酒楼餐厅,但决不仅仅是摄影师随意的路遇偶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