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届满后同意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根据最高规定,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后,无法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特别诉讼时效根据不同法律有特殊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债务纠纷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法律分析
一、诉讼时效届满后同意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诉讼时效届满,债务人作出同意履行意思表示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最高《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二、分类
1、一般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第一款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
2、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环境保》第六十六条“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3、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不予保护。
当公民与他人发生了债务纠纷后,也是可以通过向当地的提出诉讼等方式解决的,在提交诉讼请求时也是会调查案件是否超过的诉讼时效,如果债务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又同意履行偿还义务时,该案件的诉讼时效也是重新进行计算,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结语
根据最高的相关规定,当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的意思表示,诉讼时效将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特别诉讼时效根据具体法律规定而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当公民与他人发生债务纠纷时,将会调查案件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并在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七条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五条 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五条 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民法典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