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的主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抢劫罪没有数额,只要实施抢劫即可构成犯罪,但要求抢劫财物有价值或造成人体轻伤以上才能定罪判刑。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不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复仇或其他个人目的而伤害或杀害被害人后乘机夺取财物的不属于抢劫罪。
法律分析
1、抢劫财物无论多少钱都可以判刑。抢劫罪没有数额,只要实施抢劫即可构成犯罪,但是要求抢劫财物应该是有价值的财物,或者造成人体轻伤以上,才能定罪判刑。
2、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不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而伤害或者杀死被害人后,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抢劫罪论处。
拓展延伸
入室抢劫犯罪的刑事责任与金额标准:司法界的争议与探讨
入室抢劫犯罪的刑事责任与金额标准一直以来都是司法界争议的焦点。对于入室抢劫罪的判刑,金额标准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然而,确立一个明确的金额标准并不容易。一方面,过低的金额标准可能导致对于严重入室抢劫犯罪的刑事责任不足,无法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过高的金额标准可能对于一些较轻微的入室抢劫行为施加过度的刑事责任。因此,司法界一直在探讨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金额标准,以便在维护社会公正的同时,实现对入室抢劫犯罪的有效打击。这一问题牵扯到对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探索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期在入室抢劫犯罪的判刑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问题的争议将继续存在,需要法学界、律师界和相关专家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期为入室抢劫犯罪的刑事责任与金额标准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语
抢劫罪的定罪与判刑并不受财物金额的,只要实施抢劫行为,即可构成犯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对于抢劫罪中使用的暴力或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然而,对于入室抢劫罪的刑事责任与金额标准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司法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刑事责任的公正与有效打击入室抢劫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