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财产的分类及法律规定: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房屋、机器、交通工具等;禁止抵押的财产包括禁止流通的物品和国家机关财产等;抵押的财产包括流通的财产,如文物。对于禁止抵押的财产抵押行为无效,有关当事人需承担民事责任。抵押的财产在实现抵押权时需依法处理。
法律分析
一、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
主要有:
1、抵押人所有的或依法有权处分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2、抵押人所有的或依法有权处分的机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财产。
3、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4、依法获准但尚未建造的或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二、禁止抵押的财产
主要有:
1、禁止流通的财产,如、毒品等。
2、国家机关的财产。因为如果允许将国家机关的财产用于抵押,那么债权人在实现抵押权时,这些财产就非常有可能变成其他人的财产,从而影响国家机关的财产安全和工作稳定。
3、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公益设施,如学校的教学大楼,医院的住院大楼等。
4、土地所有权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如耕地、宅基地等。
5、违法违章的建筑物。
以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抵押时,抵押行为无效,抵押行为无效之后,有关当事人应根据各自过错的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抵押的财产
主要是国家流通的财产,就是指只能在特定主体之间流通或需要经过特殊程序流通的财产,如文物。流通的财产可以抵押,但在实现抵押权时,要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拓展延伸
抵押财产的范围对借款人有哪些影响?
抵押财产的范围对借款人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抵押财产的范围决定了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担保物的种类和价值,这直接影响到借款人能够获得的贷款金额。如果抵押财产的范围较广,借款人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资产作为担保,从而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较高额度的贷款。
其次,抵押财产的范围还会影响借款人的风险承担。如果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范围较窄,仅限于特定的资产,那么在还款能力不足时,借款人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因为无法通过其他资产来弥补还款不足的情况。
此外,抵押财产的范围还会对借款人的资产流动性产生影响。如果借款人将大部分有价值的资产用于抵押,那么在需要变现资产或应对紧急情况时,借款人的资金流动性可能会受到。
综上所述,抵押财产的范围对借款人的贷款额度、风险承担和资产流动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借款人在选择抵押财产时应谨慎考虑,并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和合同条款。
结语
抵押财产的范围对借款人的贷款额度、风险承担和资产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广泛的抵押财产范围可提供更有价值的担保物,增加获得高额贷款的机会;而狭窄的范围可能增加还款风险。借款人应谨慎选择抵押财产,充分了解相关法律和合同条款,以确保自身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条 房地产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四十 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二条 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