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做出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4-07-31 05:48:38 责编:小OO
文档

要做出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行为目的合法、行为方式合法、行为内容合法、未受欺诈、胁迫等非自愿因素影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地进行民事活动,包括签订合同、买卖财产等。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民事活动。合法目的:指所做的事情符合法律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例如,签订合同时不能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合法方式:指所采用的方法符合法律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例如,签订合同时不能采用欺诈手段。合法内容:指所做的事情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例如,签订合同时不能涉及非法交易。未受非自愿因素影响:指所做的事情是出于自愿,并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非自愿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方当事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可以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民事活动。但是,他们可以在法定代理人的陪同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例如父母代表未成年子女签订合同。

做出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法目的、合法方式、合法内容和未受非自愿因素影响。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