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鱼分公母可以通过观察外表分辨公母。雄性的背鳍比较长,一直延伸到尾鳍,它的臀鳍是比较尖,发情期会主动追雌鱼。而雌性的臀鳍是圆形,发情期往往是被追的一方。通过这些特征,就可以确认它们的公母了。
二、玛丽鱼是卵生还是胎生大部分鱼类都是卵生的,雌鱼产卵,雄鱼排精,通常在体外结合成为受精卵,然后孵化成小鱼。而玛丽鱼却是个例外,它的小鱼是直接生出来的,但其实并不是胎生,而是卵胎生。这种鱼需要体内受精,鱼卵在雌鱼的身体里孵化,孵化完成后才会排出。
三、玛丽鱼的介绍1、形态特征:玛丽鱼身体前部呈楔形,后面侧扁。头部中大,嘴却比较短,眼睛长在两侧。它的体表有较大鳞片,同时还有7-9列黑褐色的纵线,背鳍的下部也有纵线,中部有横纹,上部则是点状的纹。另外,尾鳍有深色的细点,其它呈灰白色。
2、生长习性:玛丽鱼是一种热带鱼,它的适应能力强,在比较脏的水域中也能生长,而且可以忍受低溶氧量的环境。它通常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栖息在淡水区域,也会出现在河口或沿海地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玛丽鱼怎么分公母,怎么繁殖
玛丽鱼可以通过外形来区分公母,一般公鱼的背鳍会比较长,可以延伸到尾部,母鱼的比较短。公鱼的臀鳍是尖的,母鱼的臀鳍是圆形的。公鱼的体型较小,母鱼的体型相对来说较大。也可以在繁殖期观察,公鱼发情后,会主动追逐母鱼,而且母鱼发情后会比较安静。玛丽鱼是卵胎生鱼,在体内受精。
1、外形区别:公鱼的体型较小,但是背鳍是比较长的,可以一直延伸到尾鳍,而且臀鳍是比较尖的,看起来像三角形。母鱼的体型较大,背鳍比较短,臀鳍的形状是圆形。
2、性情区别:公玛丽鱼性格比较活泼,尤其是在发情期,会不断的追逐母鱼,直到完成繁殖。而母鱼的性格相对比较安静,在繁殖时都是被追的一方。
玛丽鱼一般5-6个月就可以达到繁殖的要求,繁殖前雄鱼的臀鳍会变化成交接器,然后不停的追逐母鱼,直到交配成功。玛丽鱼是体内受精,所以受精卵发育成熟之后会直接产出小鱼仔,小鱼仔一出生就可以游动。小鱼仔刚出生的第一周不需要换水,一周之后可以少量换水,但是注意温差不要超过2度。
玛丽鱼一般都是4-6个周左右繁殖一次,每次可以繁殖40-100尾小鱼仔。玛丽鱼繁殖期间要注意换水的次数,也要注意水质的变化,如果变化太大,容易导致玛丽鱼早产。
如何辨别玛丽鱼的雌雄?
玛丽鱼分公母的时候可观察它的体表。公鱼的背鳍相比要更长,会延伸到尾部。臀鳍看着也会更尖。而母鱼的臀鳍是圆形的。或者在繁殖期的时候分辨,到时公鱼会发情,会主动追逐母鱼。玛丽鱼是卵胎生的鱼,是在体内受精孵化的,会直接生出仔鱼。
玛丽鱼怎么分公母
玛丽鱼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体色金色的种类称为金玛丽,它的白化种也是体金黄,但眼睛是红色的。玛丽鱼有多种人工选育的变种,包括性状稳定,己成为鱼种的黑玛丽,腹部膨大如气球的气球玛丽,尾鳍呈叉形的琴尾玛丽等。那么在养殖过程中玛丽鱼怎么分公母呢?
玛丽鱼自出生后的35-45天后发育成熟,玛丽鱼雄雌区分比较明显,对于如何鉴别也比较容易。
1、雄鱼个体比较瘦小,有体外交配授精的生殖器官,臀鳍呈棒状,较为尖细。
2、雌鱼体型较为粗大,臀鳍呈扇型,通常体内含有大量受精卵而显得膨胀。
玛丽鱼的形态特征:
玛丽鱼的雄鱼背鳍高大,臀鳍尖形,雌鱼背鳍一般,臀鳍圆形,是卵胎生鱼类,产仔时一般不需要特殊照顾。每尾雌鱼一次可产仔20-50尾,仔鱼产出后即可游动觅食。体长约8-10厘米,性情极温和,从不攻击其它鱼,杂食,爱啃吃藻类,可喂碎的植物绿叶,对水温适应能力较强,但对水质较为敏感,需要经常换新水。
玛丽(一种热带鱼)是胎生,还是卵生的?
由于玛丽鱼是卵胎生鱼类,即体内授精,待受精卵发育成熟,便直接产出仔鱼,因而繁殖较为便易,只需注意雌鱼的腹部膨胀并伴有发黑现象;
同时仔细观察雌鱼的部位,如发现产卵管呈点状突起或明显下坠拖出,那么,雌鱼在2-5天内,定会生产仔鱼,只需将雌鱼单独放置到繁殖缸即可。
期间需要注意,不要过量更换水质,水质变化剧烈,将直接导致雌鱼早产,而生产出发育未成熟的仔鱼个体甚至还是未发育的卵。
玛丽鱼生产仔鱼的数量视雌鱼的体型大小,会随着雌鱼的生长发育而增加,数量在40-100尾不等,有些鱼可以一次产200条左右。
繁殖特点
繁殖水温以25~28℃为宜,pH为7.2~7.6,硬度9~11。雌雄比最适宜为,1∶2,把挑选好的亲鱼放人密植水草的大水族箱里精心饲养,待雌鱼腹部膨大后捞出雄鱼,以防雌鱼流产及仔鱼被雄鱼吞食。
幼鱼出生后即可游动摄食,刚出生的仔鱼颜色暗灰,以后逐渐变黑,两个月后可辨雌雄,5个月可达性成熟。繁殖周期35天左右。
将密植水草放人繁殖箱中,待雌鱼腹部膨大,捞出雄鱼,每条雌鱼每次产仔30~50尾。仔鱼产出后即可游动摄食。与其饲养和繁殖方法完全相同的还有银玛丽鱼、五彩玛丽鱼和皮球银玛丽鱼等。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