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科学家发现狗性和人性差不多
2024-07-04 02:25:18 责编:小OO
文档


600)this.width=600" align=center border=0>
    专家发现,在已识别出的2.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至少有1.8万个与狗的基因相同。从进化的角度看,人和狗拥有共同的祖先。

  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爱狗是出了名的,但是不同人养的狗,别说种类不同,气质也有所差异。很多人都还相信,狗儿具有独特的性格。近日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这种观点不但是正确的,而且狗的性格相当复杂,甚至能够与人类的性格相媲美。

  有人说,什么人养什么狗,美国科学家为这句话提出了研究证据。得州大学心理学家发现,狗儿身上可以找到人类五种性格中的四种,而且,狗和人处得来处不来,要看彼此性格“速配”与否。

  狗身上可以找到人类五种性格中的四种。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类性格测试通常都基于5个主要因素:诚实性、外向性、神经性、开放性,以及适应性。为了研究狗儿的性格,美国得州奥斯汀市的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塞缪尔·戈斯林基于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类似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模式主要针对五项标准:外向、愉快、情绪稳定、勇于尝试新的体验,以及控制冲动的能力———尽责。他以这些标准来细数狗的性格,发现狗也有所谓的气质,比方说是不是乐观,勇敢与否等。例如,研究中以让饲主丢下自己的狗,带着其它的狗离开,观察狗儿的反应,评估其“情绪稳定度”。

  戈斯林表示,人类人格上的特征,也会出现在狗身上。狗没有的人类性格,只有“可信度,自私与否以及是否能信赖”这一项。

  戈斯林还依据狗儿的性格差异将其分为软性和硬性两大类型。其中,软性类型的狗感受性非常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承受力差,情绪起伏很大,可以说有点神经质。它们或因受到门铃的惊吓,产生激烈的反应甚至大声吠叫,或是被打雷、放焰火的声音吓得发抖不已。与此相反,硬性类型的狗,无论精神或肉体,对于外界刺激的承受力都较强,它们中的大多数心胸开阔且开朗,个性大胆又积极,性很强,具有强烈的防卫本能,生起气来可能会做出出人意料的攻击行为。

  研究还显示,尽管每一种动物可能都有自己独有的特性,但是彼此之间的基本性格却是如此相似,以至于描述人类以及动物性格的专门术语之间甚至可以通用。例如,人类的“开放性”表现在动物身上就是具有“好奇心”。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神经性、适应性,以及外向性是所有物种都具有的特性。戈斯林说,“对狗的性格进行评估就像对人的性格进行评估一样”。他认为,对动物性格更为彻底的了解,将有利于促进对人类性格的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进行研究。

  狗的性格受遗传和主人人格等因素影响。 科学家于2003年完成了狗基因组测序工作。专家发现,在已识别出的2.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至少有1.8万个与狗的基因相同。研究人员称,从进化角度看,人和狗曾拥有共同祖先,人类和狗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比人类和鼠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要大。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30%—50%取决于遗传基因。

  戈斯林认为,狗性格的形成与人类有类似的地方,狗的性格形成与遗传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其中遗传是很主要的因素。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大脑神经的支配,大脑神经的基本活动过程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强弱、是否均衡、以及两者相互转化的灵活性如何,就决定了狗的不同“性格”。

  除了遗传因素外,狗的性格会随着主人性格、主人家庭成员、生长环境、饲养方法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只胆小的幼犬如果被养在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家里,它就会慢慢习惯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随着它的长大,它也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只要遇上生人,就表现出急欲逃跑躲避之态,或者狂吠不止。

  同样是胆小的幼犬,如果主人热情外向,就会经常带它到喧闹的人群中,它就会慢慢习惯,渐渐改变原来胆小的性格。同样,幼时性格活泼的狗,如果碰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主人,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长大,因为它过度无聊便不停地吠叫,或者由于烦躁而不停地碰触,让主人感到厌烦,因而会经常受到训斥,久而久之,不管原先是多么好脾气的小狗,长大后,性格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换句话说,狗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其中部分原因也是由主人决定的。

  幼犬的性格可以依主人的调教而改变。

  研究显示,不管是哪种性格的狗,都有可能被调教成为主人所喜欢的狗的类型。判断狗某方面性格是否需要改正,应该以狗长大后这方面的性格是否能为人们所接受为标准。专家表示,“如果狗身上有你所不能接受的恶习,那你就应该及时对它进行调教,任其自由发展是不明智的。对狗的调教一般在狗出生后2-3个月开始。调教时可以灵活运用夸奖和申斥两种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适时夸奖与适度申斥相结合,才有助于调教成功。”

  主人与狗性情相近可助他们共渡难关。

  在一项实验中,戈斯林还请狗的主人从活跃勤奋或懒惰懈怠、温顺或暴躁、焦虑不安或安静祥和、聪明或愚笨这几个方面给他们的爱犬打分,然后把那些狗交给动物学专家给狗打分,结果二者对狗的看法大致相同。

  戈斯林表示:根据测试,他们发现,主人通常十分了解自己所养狗的个性;而宠物狗表现出来的这些个性迹象同人类主人的个性迹象十分相似。他告知美国科学进展协会:如果主人和狗在性格上非常的相配,那么他们可以共同克服一些困难。但是,有时人们错误地认为他们不相配,则错误地将狗遗弃在特定的狗窝中。他说:“每年那些狗窝使成百上千只找不到自己家的狗流离失所、饿死街头。”

  但是,戈斯林也指出:尽管主人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狗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但这种想法经常被现实的科学所抹杀。当他试图考察狗类的“个性”的时候,经撑?蒜受到别人的嘲笑。他说:“有的人还指责我给科学带来了耻辱和坏名声。”儿童保健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灵长类动物学家斯蒂芬·索米表示,戈斯林是第一个对动物的个体差别使用性格和社会心理学法则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他的工作已经超越了之前将动物简单归类为“害羞”,或者“好斗”的阶段,是科学研究的一大突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美国科学家说狗狗性格会越来越像主人,为什么?

狗狗一直是人来都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现在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者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了。以前狗狗的主要职责是狩猎、看家护院等等,现在越来越给予人们更多的情感慰藉。有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有一只狗狗陪在身边也是一种安慰。

但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狗狗的性格是会被主人影响的。狗狗的性格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出主人的特征的,因为在朝夕相处中,狗狗可能会模仿主人。如果主人是多动症患者,那么他的狗儿子自然就经常陪着主人玩耍,上窜下跳成为日常,性格本偏安静的狗狗在长期的活泼天性上会得到。

相反,如果主人的性格安静,生活中喜欢看书、看剧,狗狗就是安静的陪在一旁,或者要求抱抱来安慰一下,本来好动的狗狗在长期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变得安静很多。人的性格会根据现实改变和磨炼,狗狗自然也会。

另外主人在挑选狗狗品种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的。性格上本就相似的生物在生活中磨合,自然会越来越像啦。主人不仅在性格上影响着主人,在外在上也少不了会有更加直接的影响。主人的审美严重影响着狗狗的颜值啊。比如狗狗的“发型”可以直接由主人决定,不管好不好看它们都只能被动的接受。狗狗的服装也由主人定夺。主人的喜好就直接影响了狗狗的颜值。

从性格和外貌来看,狗狗为什么会和主人越来越像?

人类有一个词叫“夫妻相”,意思是一对情侣相处久了,外貌会越来越相似,除此之外,性格和行为也会越来越相似。有的主人会发现,不仅人与人的相处是逐渐的,狗与主人的相处也是长久的,甚至越长越像主人?这种现象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从狗身上可以看出主人的很多特征。

狗和主人很像,可以从外貌和性格分开讨论。一只狗越长得像它的主人,当你一开始就选择把它带回家时,它就越可能注定要失败。国外有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威尔, 康奈尔大学著名的神经科学候选人香农奥德尔说,人们会选择小狗是因为暴露效应。所谓暴露效应,就是人们倾向于偏爱自己熟悉的东西,社会心理学称这种效应为“熟悉定律”。

主人在选择狗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和自己相似的狗。比如超重的人会选择有点圆的狗,而小眼睛的人不会太迷恋大眼睛的狗。这个说法不是随便猜的。1999年,261名女性被要求根据某个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狗。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长头发的女性会更喜欢长耷拉耳朵的狗,而短头发的女性会更喜欢竖着耳朵的狗,这符合她们选择某样东西的熟悉程度。

来自德国,的摄影师伊内斯奥皮芬迪(Ines  Opifanti)还专门拍摄了《狗人》的一系列作品,其中主人模仿了他的狗的标志性表情。看完之后,你会发现狗和主人真的很像。

狗狗不仅会越来越像主人,还会被主人深深影响。狗听不懂人的语言,却能感知人的情绪。根据主人传递的能量,狗可以知道主人是高兴还是害怕。

《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发表研究,证明狗和主人有相似之处。研究人员收集了132只狗和它们的主人作为志愿者,在实验室观察它们对威胁的反应、心率和唾液样本中的皮质醇含量,以观察每只狗和它们的主人之间的压力。大师还需要填写人格问卷,得到随和、神经质、外向、认真、开放五种人格特征。学者们用这个来评价狗的性格和主人是否匹配。原来狗如果焦虑,主人也会有同样的特点,稳定的主人通常会养一只比较安静的狗。为什么狗长得更像主人?包括长相和性格?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狗会根据主人的喜好模仿他的行为。如果狗发现主人看到它模仿的行为很惊讶,它会因此受到表扬和奖励,狗也会经常模仿主人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狗狗讨好主人的表现。久而久之,主人会发现狗越来越像自己了。

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更好的训练狗狗。如果你想让它变得更安静,面对它时你不能暴跳如雷。如果想让它更活泼,可以更尽情地玩。主人发现狗像自己也是一种乐趣,就像被告知孩子像自己一样。

狗狗性格与遗传及主人有关吗?

科学家于2003年完成了狗基因组测序工作。专家发现,在已识别出的2.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至少有1.8万个与狗的基因相同。研究人员称,从进化角度看,人和狗曾拥有共同祖先,人类和狗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比人类和鼠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要大。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30%—50%取决于遗传基因。

戈斯林认为,狗性格的形成与人类有类似的地方,狗的性格形成与遗传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其中遗传是很主要的因素。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大脑神经的支配,大脑神经的基本活动过程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强弱、是否均衡、以及两者相互转化的灵活性如何,就决定了狗的不同

性格”。

除了遗传因素外,狗的性格会随着主人性格、主人家庭成员、生长环境、饲养方法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只胆小的幼犬如果被养在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家里,它就会慢慢习惯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随着它的长大,它也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只要遇上生人,就表现出急欲逃跑躲避之态,或者狂吠不止。

同样是胆小的幼犬,如果主人热情外向,就会经常带它到喧闹的人群中,它就会慢慢习惯,渐渐改变原来胆小的性格。

同样,幼时性格活泼的狗,如果碰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主人,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长大,因为它过度无聊便不停地吠叫,或者由于烦躁而不停地碰触,让主人感到厌烦,因而会经常受到训斥,久而久之,不管原先是多么好脾气的小狗,长大后,性格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换句话说,狗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其中部分原因也是由主人决定的。

最近狗狗脾气有点怪是什么原因

吃错东西了?

性和人性差不多

专家发现,在已识别出的2.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至少有1.8万个与狗的基因相同。从进化的角度看,人和狗拥有共同的祖先。

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爱狗是出了名的,但是不同人养的狗,别说种类不同,气质也有所差异。很多人都还相信,狗儿具有独特的性格。近日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这种观点不但是正确的,而且狗的性格相当复杂,甚至能够与人类的性格相媲美。

有人说,什么人养什么狗,美国科学家为这句话提出了研究证据。得州大学心理学家发现,狗儿身上可以找到人类五种性格中的四种,而且,狗和人处得来处不来,要看彼此性格“速配”与否。

狗身上可以找到人类五种性格中的四种。

被大家所熟知的人类性格测试通常都基于5个主要因素:诚实性、外向性、神经性、开放性,以及适应性。为了研究狗儿的性格,美国得州奥斯汀市的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塞缪尔·戈斯林基于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类似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模式主要针对五项标准:外向、愉快、情绪稳定、勇于尝试新的体验,以及控制冲动的能力———尽责。他以这些标准来细数狗的性格,发现狗也有所谓的气质,比方说是不是乐观,勇敢与否等。例如,研究中以让饲主丢下自己的狗,带着其它的狗离开,观察狗儿的反应,评估其“情绪稳定度”。

戈斯林表示,人类人格上的特征,也会出现在狗身上。狗没有的人类性格,只有“可信度,自私与否以及是否能信赖”这一项。

戈斯林还依据狗儿的性格差异将其分为软性和硬性两大类型。

其中,软性类型的狗感受性非常强,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承受力差,情绪起伏很大,可以说有点神经质。它们或因受到门铃的惊吓,产生激烈的反应甚至大声吠叫,或是被打雷、放焰火的声音吓得发抖不已。与此相反,硬性类型的狗,无论精神或肉体,对于外界刺激的承受力都较强,它们中的大多数心胸开阔且开朗,个性大胆又积极,性很强,具有强烈的防卫本能,生起气来可能会做出出人意料的攻击行为。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神经性、适应性,以及外向性是所有物种都具有的特性。戈斯林说,“对狗的性格进行评估就像对人的性格进行评估一样”。他认为,对动物性格更为彻底的了解,将有利于促进对人类性格的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进行研究。

狗的性格受遗传和主人人格等因素影响。

科学家于2003年完成了狗基因组测序工作。专家发现,在已识别出的2.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至少有1.8万个与狗的基因相同。研究人员称,从进化角度看,人和狗曾拥有共同祖先,人类和狗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比人类和鼠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要大。值得一提的是,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30%—50%取决于遗传基因。

戈斯林认为,狗性格的形成与人类有类似的地方,狗的性格形成与遗传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其中遗传是很主要的因素。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大脑神经的支配,大脑神经的基本活动过程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强弱、是否均衡、以及两者相互转化的灵活性如何,就决定了狗的不同“性格”。

除了遗传因素外,狗的性格会随着主人性格、主人家庭成员、生长环境、饲养方法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只胆小的幼犬如果被养在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家里,它就会慢慢习惯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随着它的长大,它也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只要遇上生人,就表现出急欲逃跑躲避之态,或者狂吠不止。

同样是胆小的幼犬,如果主人热情外向,就会经常带它到喧闹的人群中,它就会慢慢习惯,渐渐改变原来胆小的性格。同样,幼时性格活泼的狗,如果碰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主人,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长大,因为它过度无聊便不停地吠叫,或者由于烦躁而不停地碰触,让主人感到厌烦,因而会经常受到训斥,久而久之,不管原先是多么好脾气的小狗,长大后,性格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换句话说,狗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其中部分原因也是由主人决定的。

幼犬的性格可以依主人的调教而改变。

研究显示,不管是哪种性格的狗,都有可能被调教成为主人所喜欢的狗的类型。判断狗某方面性格是否需要改正,应该以狗长大后这方面的性格是否能为人们所接受为标准。专家表示,“如果狗身上有你所不能接受的恶习,那你就应该及时对它进行调教,任其自由发展是不明智的。对狗的调教一般在狗出生后2-3个月开始。调教时可以灵活运用夸奖和申斥两种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适时夸奖与适度申斥相结合,才有助于调教成功。”

主人情相近可助他们共渡难关。

在一项实验中,戈斯林还请狗的主人从活跃勤奋或懒惰懈怠、温顺或暴躁、焦虑不安或安静祥和、聪明或愚笨这几个方面给他们的爱犬打分,然后把那些狗交给动物学专家给狗打分,结果二者对狗的看法大致相同。

戈斯林表示:根据测试,他们发现,主人通常十分了解自己所养狗的个性;而宠物狗表现出来的这些个性迹象同人类主人的个性迹象十分相似。他告知美国科学进展协会:如果主人和狗在性格上非常的相配,那么他们可以共同克服一些困难。但是,有时人们错误地认为他们不相配,则错误地将狗遗弃在特定的狗窝中。他说:“每年那些狗窝使成百上千只找不到自己家的狗流离失所、饿死街头。”

但是,戈斯林也指出:尽管主人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狗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但这种想法经常被现实的科学所抹杀。当他试图考察狗类的“个性”的时候,经常遭受到别人的嘲笑。他说:“有的人还指责我给科学带来了耻辱和坏名声。”儿童保健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灵长类动物学家斯蒂芬·索米表示,戈斯林是第一个对动物的个体差别使用性格和社会心理学法则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他的工作已经超越了之前将动物简单归类为“害羞”,或者“好斗”的阶段,是科学研究的一大突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