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影响水族硝化过滤系统的因素
2024-07-04 02:27:09 责编:小OO
文档


水中硝化体系串演着要害的脚色

在水族的过滤上,咱们普遍会采取多种方式,有物理方式,也有化学过滤,在化学过滤上,硝化体系的修树无疑是一种绝好的方式,然而是硝化体系的修树有很多前提约束,想要保护硝化体系也格外不易,须要咱们在常常豢养中探索体味。

在“老”水族箱中有上兆的细菌存在着,不共的细菌有着不共的处事和使命,它们会通过很多步调的氧化效率将有机养分盐领会或者转移成水、两氧化碳以及百般无机盐类。卵白质会被领会成为胺基酸而转移成无机盐的氨。鱼类会渗透出氨和尿液,而水质中的酵素会将它们领会成铵盐和两氧化碳。部份硝化细菌能借帮融化于水中的氧气将氨转移为亚盐,这些亚盐又被领会为无毒的盐。

效率硝化体系的因素

1、温度

一切细菌都须要必定的温度前提下才华平常成长成长。硝化细菌适合水温在20-28℃,胜过这个范畴时他们代谢效率变得比拟缓缓;温度矮于5℃或者高于42℃便中止代谢效率。水中的其余细菌共样要在必定的水温下才华平常成长成长,普遍央求水温统制在20-30℃代谢才华比拟兴旺。所以,在冬季水温较矮的时间,百般细菌群的代谢减缓了,有机宝物的沉沦领会历程便会比拟缓,水质的逆转也便缓了,然而所有过滤体系的菌群依旧能处于平稳状况。然而跟着水温升高,细菌代谢渐渐回复平常,有机宝物的沉沦领会速度会减少,水质的逆转速度便减少,消食细菌的成长成长周期要比硝化细菌快上百倍,春季水温刚刚回暖时消食细菌启始洪量成长成长的时间,硝化细菌还不行即时减少,水中的铵未能即时被领会而引导铵浓度的减少;所以在早春的时间是百般至病菌和铵浓度较高的,是百般水灵巧物疾病的高发时代。

2、光

硝化菌不像绿色植物及某些自营性光合细菌普遍具备光合色素,因此不行应用日光举行光协效率**有机物。不只无法应用日光,反而会惧怕日光照耀。

3、底质

硝化菌格外须要底质,然而不共的是它的手段不在于寻食,而是底质不妨供给附着、掩藏和赢得其所须要的氨源及养分源。很多硝化菌不找到适合底质前不行举行成长,以及不行利氨源与养分源。

4、水流

因为硝化菌的固着生计特性,必需靠水流保送它所须要的氧气、氨及养分物资等存在资材。

5、溶氧

溶氧为硝化菌不行或者缺的生计因素。提议是不要矮于2ppm。 ph值:普遍而言,绝大普遍硝化细菌比拟喜好成长在弱碱性的环中,其ph值约7.5~8.2。ph值会效率硝化细菌成长与成长。亚菌ph范畴7.0~8.0,最佳平稳是7.8。菌范畴约6.5~8.5。

好氧菌类在缺氧的情况下会赶快牺牲,牺牲后便成为有机宝物;厌氧菌类在缺氧的情况中才华较好地成长成长。所以,过滤体系中最佳能树立有氧区和无氧区,先在水中含氧量大的地区(常常是前方局部)搁好让好氧菌类(消食细菌和硝化细菌)成长成长的滤材,通过好氧菌地区后,水中的含氧量会激烈缩小,在加入相对于的“无氧区”内时水中的无机宝物便不妨被厌氧菌类应用了。水通过完备的过滤后须要用气泵增氧后再返回主缸体。

6、比赛消除效率

指硝化菌的生计空间受到其余异营性细菌的排斥压力,引导硝化菌族群无法继续启展,甚至有渐渐萎缩趋向。有机物传染不只是会效率硝化细菌成长,也会引来异营性细菌,逼使它们不得不撤退故乡,沉觅他处追求启展。

7、养分

消食细菌的成长成长须要以有机宝物作养分根源;硝化细菌的成长成长离不启铵。

所以在举行水族箱生物过滤体系培植时,要把握以下几个重心:    

1、不宜一再换水  

洪量的换水,轻易损害水族箱中硝化细菌的成长,使附着于底砂滤材中的硝化细菌随换水洪量流失,共时水质的一再转变也无法保护硝化细菌成长的符合pH值,因此换水不用过勤,1~2个月换20%的水即可。    

2、精确荡涤滤材  

通过长久豢养,过滤体系的滤材上会附着洪量硝化细菌,然而共时也会聚集很多杂质污物,需按期荡涤。荡涤时,用本水族箱的海水将滤材悄悄挤压揉搓,万万不行用自来水清洗或者运用清洗剂等化学物资。    

3、渐次追加参瞅鱼  

刚刚创造的新缸要渐渐减少参瞅鱼数目,不行一次搁入过多,免得洪量的残饵和渗透物发生的毒素胜过硝化细菌氧化领会的本领,形成水质传染和参瞅鱼牺牲。    

4、慎用调节药物  

参瞅鱼抱病须要调节时,最佳能分隔调节。因为防止和调节鱼病的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不共水平地对于硝化细菌的生机有所效率。纵然在本缸中调节,调节完成后,也要即时应用活性炭吸附残留药物或者举行换水,以降矮药物浓度,并从新增添人为硝化细菌,保护硝化细菌群降的宁静。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污水处理生化处理过程中,生物硝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温度

温度对生化培养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性污泥(包括厌氧、兼氧和好氧)中的微生物活性程度,并且对诸如溶解氧、曝气量等产生影响,同时对生化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生长的温度范围不同,约为5~80。

在此温度范围内,可分成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以微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微生物可分为中温性、好热性和好冷性三类。中温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在20~45,好冷性微生物的生长温度在20以下,好热性微生物的生长温度在45以上。

废水生化好氧生物处理,以中温细菌为主,其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7。当温度超过最高生物生长温度时,会使微生物的蛋白质迅速变性及酶系统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严重者可使微生物死亡。低温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力降低,进而处于生长繁殖停止状态,但仍保存其生命力。 厌氧生物处理中的中温性甲烷菌最适温度范围在20~40之间,高温性为50~60,厌氧生物处理常采用温度33~38和50~57。

2、pH值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pH值适应范围。例如细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pH值适应范围是在4~10之间。大多数细菌适宜中性和偏碱性(pH值6.5~7.5)环境;氧化硫化杆菌喜欢在酸性环境,它的最适pH值为3,亦可以在pH值1.5的环境中生活;酵母菌和霉菌要求在酸性或偏酸性的环境中生活,最适pH值3.0~6.0,适应pH值范围为1.5~10之间。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保持最适pH值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如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混合液的pH值达到9.0时,原生动物将由活跃转为呆滞,菌胶团粘性物质解体,活性污泥结构遭到破坏,处理效率显著下降。如果进水pH值突然降低,曝气池混合液呈酸性,活性污泥结构也会变化,二沉池中出现大量浮泥现象。

水清与硝化系统(硝化细菌)有关系吗?

养鱼是一门科学。随着科学养鱼理念的普及,人们对鱼缸生态系统、生化过滤、生物滤材、硝化菌等越来越重视,都在努力的为鱼儿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其能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但是在论坛待久了,发现很多鱼友对硝化菌的认识存在误区,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答:清洗滤材后硝化系统受到破坏,硝化菌大量死亡,所以水会变混。答:这是因为硝化系统还不健全,硝化菌的数量比较少,所以水不清,等硝化系统健全后水自然就清澈了。 以上的两个案例都是在讲水的澄清度与硝化系统(硝化菌)的关系,如果您认为以上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话,那么请一定把这篇文章读完,因为这两个答案都是错误的。 其实应该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什么是硝化系统,因为在百度上都查不到硝化系统的定义,所以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因此也就有了很多对硝化系统的错误认识,那么硝化系统应该怎么定义、硝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我先讲一下这个问题。先看一下我给硝化系统的定义:以生物滤材做为载体培养硝化菌的水循环过滤系统叫做硝化系统。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硝化系统是由水泵、生物滤材和硝化菌这三大要素构成。其实硝化系统就是一个培养硝化菌的平台,生物滤材给硝化菌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水循环系统为硝化菌带来了氧气和食物(氨和亚盐),这就是硝化系统,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硝化菌来清除水中的毒素。 理解了什么是硝化系统,再来看一下它和水的澄清度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硝化系统(硝化菌)的功能是净水,但是很多人都错误的理解了净水的含意,把净水理解成了清水,总是把水的清澈与否和硝化系统(硝化菌)挂钩,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这两个错误答案。 硝化菌的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毒素(氨和亚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不是清洁水体。如果氨和亚盐的存在会引起水混浊,硝化菌将它们去除后水就会变的清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硝化系统(硝化菌)就具有清水功能,但会是这样吗?学过初中化学的人都知道氨和亚盐是无机物,它们的存在并不改变水的澄清度,就像盐撒进水里不会使水变混一个道理。水决不会因为有了氨和亚盐的存在而变的混浊,也不会随着氨和亚盐的去除而变的清澈。因此,硝化系统(硝化菌)和水的清澈混浊没有关系。 上面这段话一定会对不少鱼友的知识体系造成冲击,我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辩论,当我提出硝化菌和水的清澈混浊没有关系的理论时,很多人一开始是坚决不认同的,但是经过细致的讨论,决大多数鱼友都会认同这个观点。其实要说清楚水清与硝化菌的关系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下面我会充分的论证我的观点。 我们鱼缸的水为什么会混浊,这个问题我在“生物性混浊的危害及控制”这篇文章里已经充分的论述过了。水混浊的主要原因是鱼便残饵等过多的有机物引发异营菌的大量繁殖造成的,要想控制这种生物性混浊有两条途经:1、杀灭过度繁殖的异营菌,2、清除过多的有机物。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硝化系统(硝化菌)具有这样的功能吗?1、硝化系统(硝化菌)能杀菌吗? 答案是绝无可能。硝化系统是用来培养硝化菌的,硝化菌分解的是毒素,毒素是异营菌的代谢产物,通俗的说就是异营菌的粪便,硝化菌分解的是异营菌的粪便而不是异营菌本身,所以不会对异营菌造成任何威胁,没有杀菌功能。可能有人会问硝化系统会不会除了培养硝化菌之外还能培养一些能杀菌的细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我是学微生物的,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一些病毒以细菌为食,比如“噬菌体”还有很多细菌会分泌抗生素、溶菌酶来抑止其他细菌的生长,但是它们和硝化系统没有关系,它们不需要依附于生物滤材来生长繁殖,也不需要水循环系统,也不是硝化系统培养出来的,所以和硝化系统没有任何关系。2、硝化系统(硝化菌)能清除有机物吗? 答案是更不可能。硝化菌不能分解有机物这是常识,有机物是硝化菌的天敌,被有机物侵占的滤材硝化菌就无法在上面生长繁殖,因此有机物可以消灭硝化菌让它无处栖身,清除有机物是异营菌的工作,硝化菌干不了这粗活。 从上面的分析应该可以看出硝化系统(硝化菌)与水的澄清度没有关系。为了更加说明问题,我再举两个实例:实例一: 我在外资药企工作,早年我在厂里微生物实验室做检验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只染菌变浑浊的液体培养基试管,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的很清澈,为什么?大家看在这个案例里液体培养基本身营养丰富,如果接种上异营菌后就会大量繁殖,所以就变浑浊了。为什么又会变清澈呢?是因为异营菌大量繁殖后耗尽了试管内所有的资源,最后养分耗尽了,异营菌就开始大量的死亡,所以液体培养基就开始变的澄清了。这个案例里没有硝化系统(硝化菌),液体培养基变混和最后的澄清与硝化系统(硝化菌)没有一点关系,其实这和我们鱼缸里的情况是一样的,在鱼缸里有没有硝化系统(硝化菌)都与水的澄清度没有关系。实例二: 我在一个著名水族论坛看到一个“高手”介绍自己如何快速培养硝化菌的经验,他的方法是直接在鱼缸里漂洗滤棉,这时候鱼缸的水会变的极度混浊,但是经过一夜的时间就会变的清澈无比,而且屡试不爽。他认为水由混浊变清澈说明硝化系统(硝化菌)健全了,在鱼缸里漂洗滤棉是为了给硝化菌提供大量的食物,促使硝化系统快速建立。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把我“雷”到了。先不去评判这位“高手”无知的理论,我们先看看他说的这个现象是否会存在,极度混浊的水一夜时间会变的清澈无比,这样可能吗?答案是完全可能。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这种水叫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因为水中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这种水里没有氧气而是含有大量嗜氧性有害细菌尸体的死水。 在这个案例里水的混浊是因为突然加入了大量有机物(鱼便)引发暴菌造成的,水的清澈是因为氧气消耗殆尽菌体死亡的结果,与硝化系统(硝化菌)还是没有任何关系。最后总结: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和实例操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水的澄清度与硝化系统(硝化菌)没有任何关系。希望有更多的鱼友能走出水清与硝化系统(硝化菌)有关的误区,使养鱼更加科学。

【草缸从零开始】关于鱼缸中硝化系统,有这一篇就够了

很多人都发现

但凡是和水族相关的

不管是养龟,养鱼,养草,或者是海水缸

好像都绕不开一个硝化系统

硝化系统也是各大水族论坛社区老生常谈的东西

硝化系统简单的来说就是模仿自然水体中,在缸内建立起一个生态自净循环,达到水清鱼靓的目的。

我们常说的硝化系统其实广义的包含了氨化作用,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三大过程。

其中反硝化过程一般来说是海水生态缸中需要注意的,淡水生态缸中一般来说比较难以实现。

海水生态缸中的反硝化作用一般发生在活石内部,低氧低水流避光。

淡水生态缸一般到硝化作用结束就可以了,原因下面会说到。

养鱼或者不管养什么水族生物,第一步都是养水,这大家都知道。

但是养水养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

源自网络

氨化作用

养水过程中最先开始发生的是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就是缸内的有机杂质(包括后期形成循环后的鱼虾尸体,饲料残饵,水草腐叶等)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氨(NH3或者NH4)的过程。

所谓的异养菌是腐生类菌群的统称,而我们一般所用的自来水或者桶装矿泉水都是经过处理的,里面几乎没有任何异养菌的存在。

所以养水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培养异养菌群。

这里另外再补充一点,氨化作用产生氨的存在形式受水体PH值的影响,会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种是NH3,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里剧毒,死鱼祸首。一般PH值越高,NH3的占比会越高。

另一种是NH4,这种形式的存在是无毒的,PH值越低,其占比越高。所以如果是酸性水体中出现鱼死亡,一般考虑的应该是亚盐中毒。

硝化作用

通过氨化作用,缸内的有机杂质被分解。

水是清了,但是水体内却充斥着剧毒的NH3。

这时,就要硝化作用出场了。

参与硝化作用的菌群有两种,作用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由亚菌主导进行,将氨转化为亚盐。

亚盐是剧毒,哪怕对人也是,这也是上面说的酸性水体中如果出现中毒死亡的现象应该考虑亚盐中毒的原因。

第二步:由菌主导进行,将剧毒的亚盐转化为无毒的盐。

淡水生态缸,整个反应循环一般到这里就结束了。硝化系统产生的盐一部分会被缸内的水草植物作为养分吸收,一部分会在换水的时候被带走。

海水生态缸中,则还有下一步的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依赖厌氧菌群落。厌氧菌群落一般生存在低氧低水流以及无光的环境中。而海水生态缸中常用的活石,疏密多孔,其内部给厌氧菌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温床。

说这么多,具体到落实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主要的就是时间,要按的住性子。

以一个全新的鱼缸为例,养水的时间最快在半个月,最保险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步:处理自来水。目的就是去除自来水中的氯的含量。

1.日光暴晒24~48小时。

2.室内自然放置5天左右,增加一个氧气泵进行爆氧的话时间可缩短到一到两天。

3.药物除氯。很便宜也很容易买到,效率高,适用于应急处理。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是建议上面两种方法。

第二步:养水

缸内加满处理过的自来水,(用桶装水的土豪可以略过第一步直接第二步),所有设备正常开启。

过滤系统24小时循环,养水其间,灯光建议可以每天开10小时,如果水温过低,需要用加热棒加热恒温在26度。

最开始发生的是氨化作用。如果是一缸清水,时间久了,里面也会自然产生异养菌。想加快速度的话,可以扔条死鱼进去,但是一般不建议这么做,如果把控不好,很可能得到的是一缸臭水。

在氨化作用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硝化作用开始进行,硝化菌群喜氧,喜水流以及避光。一般而言我们会提供各种疏密多孔的滤材作为其繁衍的温床。

如果想加速硝化作用的建立,可以在养水后的两到三天加入硝化菌种。可以是市面上买的硝化细菌,也可以是老缸中的棉等滤材。

一般而言,在温度适宜,环境合适的情况下,最快在一周将近两周的时间(偏酸性水体建议时间长点)可以初步建立其一个完整的硝化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水体,清澈无异味,或者用试剂检测亚盐含量来判断硝化系统是否建立。

但是这初步建立的硝化系统还非常脆弱,所以不宜加入大量的生物。可以适量的入一些闯缸鱼虾,如果在正常喂食的情况下,水体无浑浊,鱼虾无大量死亡,再酌量增加其余的生物。

到这里,养水过程基本就结束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