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草寄生性疾病有哪些
2024-07-04 02:27:14 责编:小OO
文档


水草

咱们了解参瞅鱼抱病很大概是因为细菌的感受而引导,本来细菌疾病不只仅会涌当前参瞅鱼身上,闭于于水草也有必定的妨害,即日咱们说到便是闭于水草寄素性疾病的几个方面,期望闭于大师养殖水草有必定的帮帮。

一、真菌

真菌可经直交穿透、天然启齿及伤口三种道路侵占水草。最先,因水草表皮缺少角质层的维护而有佳处菌体直交侵占,然而并不表示着菌体能容易侵占菌体。因 水草表皮下有抗病效率的细胞,该种细胞能抵御侵犯的菌体。其次,一些绝闭于寄生的菌类能经过水草的呼吸孔侵占,水草的这些接收两氧化碳和养分的通讲闭于病菌的 抵御本领较弱。末尾,一些病菌在水草伤口处侵占水草体内。水草伤口的涌现不只为病菌供给侵犯的道路,并且也为病菌供给了养分物资,有佳处病菌的成长成长, 进而加快了水草构造的损害。水草建剪、新植株的扦插及被鱼体咬伤的伤口均有佳处真菌的侵占。

当菌体侵占水草后会使水草细胞运动遭到扰乱,使水草的新陈代谢遗失平稳,进而涌现黄化、叶斑及溃烂等外部形态的转变。

当水草遭到真菌感受时,常常不可行的办法将其治佳。因此病害的防治沉心应在于寻觅灵验的道路预防感受:

运用剔除病株或者剪除病株感受部位的办法预防病害的曼延。建树良佳的生态情况以根绝病害爆发的情况要素。

两、细菌

细菌可经过水草体表的天然启齿及伤口加入体内,然而因为经天然启齿加入体内受抵御力较大 ,加入比拟艰巨,所以伤口是很多细菌侵犯水草的需要道路。伤口的产生有报酬的建剪,也有生物的效率。

细菌在水中的传布办法与真菌不全然相通。细菌不行爆发孢子,故细菌重要靠本人的本领使水草感受。其余水灵巧物的携戴也是沾染的道路,比方水蜗牛可将 病菌由一株病株沾染到另一植株。普遍细菌在未找到寄主之前,假如情况中的养分、温度、PH等重要因子都符合细菌存在时,纵然寄主水草并不存留,细菌也不妨 在水中自在存在。细菌侵占水草后,能否能使水草抱病,以及发病速率等,要遭到情况及寄主水草自身前提的效率。

便情况因子而言,温度、水质及养分是统制水草 代谢效率与病菌在寄主构造中成长速率的要害因子。当水质良佳,养分充溢,温度在24℃~30℃之间时,既佳处寄主水草的成长,也佳处病菌在侵犯细胞内的繁 殖。然而是假如水草成长兴旺,病菌的成长会被压制,或者被水草所渗透的杀菌因素杀死。假如病菌成长占上风,它会应用百般办法损害水草,如有的细菌能应用酶融化 水草构造的细胞壁,而使细胞实质物流入细胞间歇,使遇害构造浮现软腐病征。如有的细菌能爆发毒素使水草细胞崩解,形成感受部位构造赶快牺牲,展现的外部症 状重要有黄化、叶斑、溃烂、凋萎等。

纵然病菌容易被丹方杀死,然而它们引导的病害却难以防治。纵然将病株剔除,水中依旧大概存留洪量的病菌。用闭于水草平安剂量的含氯丹方或者紫外线杀菌灯大概将水中病菌杀死。

三、病毒

水中的病本病毒闭于水草无直交侵犯的本领,只消水草不伤口,病毒便很难感受。然而假如建剪水草、或者是水中存留以水草为食的鱼类、虾类、螺类等动物时,它们便成为了传布媒体。病毒侵占水草体内后,共病菌一般须要经过一段湮没期,湮没是非及能否发病视情况因子及水草状况而定。

水草病毒病不经济可行的办法调节,只可以预防为主。预防水草受伤,缩小病毒从伤口感受的机遇;勤于换水,水中存留的病毒可因换水而被稀释,只消到达其致病的临界浓度以下病毒便无法胜利感受水草了。

水草的养殖和参瞅鱼的养殖不妨说是大共小异,总体来说情况和水质是养殖水草的最基础央求,在养殖水草的历程中必定不行疏忽水质的佳坏,免得效率水草的成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蟹池中水草有哪些常见病害?怎样防治?

蟹池水草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养殖的成败,人工养蟹由于放养密度较高、大量投饵及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常导致水草生长不良,影响河蟹健康生长。水草疾病发生机制与鱼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一样,大多由环境不良、营养供需不平衡及生物性破坏引起,对水草的病害防治也应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只要管理得法,病原就无法轻而易举地破坏水草。

(1)蟹池水草病害的预防措施

①把好引种关:种草在采集、运输、修剪、种植时,应认真选择,细心操作。采集种草应选生长旺盛、健壮的植株,由于水草的茎叶比较柔嫩,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运输途中不应堆积太厚,以防止茎叶折断,种草积压时间过长还会引起缺氧腐烂,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种草应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并经常洒水保持叶面湿润,种草保存时间不应过长,种植前应仔细修剪,剔除杂草的枯枝烂叶。

②种植前消毒:购买或采集的水草常携带有病原菌或寄生虫,必须经过浸泡消毒后才可种植,消毒方法是用3%食盐水浸泡15~30分钟,或0.2%硫酸铜溶液浸泡10~15分钟,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20毫克/升碘伏溶液浸泡10分钟。

③合理密度:水草的生长密度是一个动态指标,应及时进行调整,使水草覆盖率始终保持在养殖水面的50%~70%。养殖初、中期,对水草少的池塘应及时补种或移殖,养殖中、后期随着水草的生长,水草的覆盖率往往过大,及时捞出部分水草,以防止水草生长过密引起局部缺氧腐烂,恶化水质,危害河蟹生长。

④科学水质:水草从水体和底质中吸取营养,应根据蟹池水质及水草生长情况适当施肥,前期适量,中期少施或不施,后期不施肥,施肥时最好施用生物肥料。采取定期换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给水草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蟹池水草病害的治疗

①水质性病害:

一是水草僵化症。症状为水草生长缓慢,叶片发黑。由于水质清瘦,营养物质缺乏所致。该病多发生于水草种植初期,可施复合肥2~3千克/亩或有机肥150千克/亩,同时用微生态制剂调水。最好使用生物肥水素,见效快,效果好。

二是污物附着症。症状为水草叶片上污物较多,水质浑浊,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由于水体悬浮物过多,透明度差,光线不足所致。全池泼洒生石灰10~15千克/亩,然后施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同时用竹竿将水草上的污物拨洗干净。也可第一天泼洒络合铜溶液0.7克/米3,第二天泼洒微生态制剂,水草便可焕发生机。

三是水草脱水症。症状为叶片较小,幼叶卷曲,随后脱落腐烂,最后整棵枯死。造成脱水症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缺水,而是施肥过量,水中无机盐浓度高,水的渗透压增大,使水草产生生理性脱水。治疗方法是大量换新水,从而降低水体肥度。另外,水草对各种消毒杀菌药物的耐受力低于鱼类,应尽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次数和药量,多使用生物渔药,使用渔药时,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它对水草的影响再选用。

②生物性病害:

一是水草的藻害。藻类是水草的天敌,单胞藻(绿藻、蓝藻等)大量繁殖,附着于水草表面,与水草争夺养分,抑制水草的生长,水草逐渐枯萎死亡。在水草种植初期,易发生该病,多由于水质过肥、光线过强引起,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大量换水或用微流水,降低肥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水草生长。另外密植水草,尽快使水草形成种群优势,水草有显著的克藻作用,可有效抑制藻类生长,搭配放养部分鲢、鳙鱼种,能有效防止藻类蔓延。也可采用化学灭藻剂杀灭。

二是青泥苔、水网藻引起的病害。青泥苔和水网藻大量繁殖,与水草争养分、争空间,抑制水草生长。水体较浅和有机质含量,是青泥苔和水网藻暴发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除人工捞出外,可在青泥苔和水网藻较集中区域泼洒硫酸铜溶液进行杀灭,无水草处不施,也可局部使用二氧化氯和漂白粉溶液,效果也很好。青泥苔和水网藻大量死亡、腐烂、极易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应及时采用换水、调水、改底的方法进行改良。在河蟹蜕壳期忌用刺激性药物。

三是水草腐烂病。一种感染性病害,病原属于细菌。叶片呈水渍状褐斑,然后变黄,全株叶片纤维状溶于水中,传染速度很快,发病原因是运输途中长时间积压引起温度升高,细菌滋生而感染。应及时拔除病株并泼洒杀菌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和碘伏等,3天后泼洒微生态制剂调水。对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腐烂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药液稀释1000倍后喷雾治疗。在喷施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直接将药液喷洒到水中,防止对河蟹造成危害。

四是水草黄萎病。水草叶片发黄脱落,该病由真菌感染引起,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多发生该病,一般由于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引起,可降低植株密度,清除病弱植株,同时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浓度为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1∶1∶200比例配制。

五是水草虫害。水草叶片被鱼类或软体动物咬噬,茎折断,残枝余叶浮于水面,受伤处易被细菌感染。防治方法是进水严格过滤,采用诱捕法清除野杂鱼,水草较小或刚种植不久,可用网片暂时与蟹类隔离一段时间,待水草转入旺盛生长期才撤去围网,甲壳虫、红蜘蛛及蚜虫等昆虫常危害漂浮型水草和挺水植物的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水溶液(1‰浓度)叶面喷施治疗。

③温度因素致病:温度是影响水草生长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水草品种不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不同。如伊乐藻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冬季在冰下仍可生长;轮叶黑藻和苦草具有耐高温而不耐低温的习性,温度过高使低温型水草叶片发生灼伤,导致叶片黄化,继而脱落腐烂、溶解;伊乐藻在水温30℃以上容易发生坏死烂草现象,解决办法是高温来临之前,将浮在上层的伊乐藻割掉,根上留10厘米,即可有效防止高温引起的水草生长停滞或萎缩,严重时植株全部或局部坏死、腐烂,可用加深水位的方法进行防治。

④水草疯长:水草种植密度过大,养殖中、后期水草覆盖率过高,或者局部水草生长密度过大,阻断了水体的流动,引起局部缺氧,腐烂,造成二次污染,细菌大量繁殖,继而引发蟹病。治疗方法是发现水草疯长,及时采取间隔疏除法清除水草,捞出养殖池,一般每5~6米打一条2米宽的通道,可打成“井”字形或“川”字形。水草疯长时可交替使用此法,水草割除量控制在总量的1/3以下。水草过多的养蟹塘,也可在养殖中后期(8月初)适当放养部分草鱼种,以控制水草疯长,但放养数量不宜过多,另外可减少投饵量,迫使河蟹采食水草,也可有效防止水草疯长。当水草因生长密度过大而发生大面积腐烂时,应及时割除腐烂水草,并泼洒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使水草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水草上有虫了,怎么办?

有各种虫,对症下药:

(1)涡虫

属性简述:扁形动物,两侧对称,体长1.0-2.5CM。大部分营寄生生活,对草缸常养的鱼虾螺来说,多半是有害的。涡虫往往隐藏在沙层种,或则在缸底爬行,偶尔会附着在缸壁和水草上,或则像条才绸带在水中游动。在没有活体可以寄生的情况下,也会吃在底床上的物质。大部分无性生殖,大概一周一次。有性生殖条件较高(雌雄同体),要需要低温12-16,2 3个星期孵化。

习性危害:白天躲藏在石块,水生植物阴影下,缩成卷曲状,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捕食睡眠中的小型鱼类和虾、螺。靠腹部肌肉收缩及体表纤毛的摆动,使他能在物体上爬行,在较平的表面拥有不俗的突进速度。也同样具备游泳的能力。觅食靠虫体分泌一种胶液,使自己与被害者紧密黏住,再利用虫体负面口器伸出长吻,插入受害者,同时释放消化酶,使之溶解再吸入口中。涡虫也吃生物死的物质,但基本都是肉食,活食性!!

对策:涡虫多经新植入的水草被引入缸种,一旦引入,要让它们自然消失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水草缸的环境基本非常非常适合他们的生长,所以做好前期水草检疫工作尤为重要。虽然涡虫捕食鱼虾螺能力相对有限,对水草又基本无害,还会吃底床上的物质。但还是有危害,而且很丑 ……

1、生物治理一物克一物,放入孔雀鱼亚成体几只,不喂食,见效快。(配合52,把他们熏出躲避物效果更佳!)缺点:无法根除,还是会遗漏少量躲藏的涡虫。

2、CO2超级大爆发涡虫高氧生物,需要6-8PPM才能满足它的要求,它没腮也没其他呼吸器官,也没有血液循环系统使养分充分分布道身体各处,而是利用扩散作用将外界荣洋从体表运输到达体内组织。加加加加加大CO2,涡虫就会缺氧而挂掉啦 缺点: 需要缸内无其他生物,有的话要捞出来咯。

3、诱捕这讨厌的虫子嗅觉异常敏锐,只要一丁点腥味就能进行追踪。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制成诱捕器,里面放置任何有腥味的东西,放入缸中,关灯大概1-4小时有效果。然后就可以尽情发泄愤怒了 DIY涡虫诱捕器:前两天有发。瓶子里面的肉只要是带腥味的都好使,有的还用猪肝-。= 有的用死鱼(感觉死鱼的腥味不够重,见效慢);使用原理:将制作好的诱捕器放入沙中,关灯,大约1-4小时内有效果,看见涡虫进入诱捕器后,可将其取出,将涡虫进行处理!反复使用,一星期内见效!!

注:这东西有非常强大的再生能力,仅仅是压死,或者切成片,并不能杀死!诱捕后,请勿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发泄!并用盐将其杀死在倒掉。

(2)水螅

属性简述:半透明,略带乳,顶端几根白丝,在水中时而收缩时而延伸,宛如水中的蒲公英,十分可爱。

当你陶醉的时候,它们正尽情的享受美味的工具虾。它们能缓慢的行走进行移动,也会在有水流的时候随水漂流到达理想位置才吸附住。一种怪异的小动物!

习性危害:水螅是肉食性动物,会捕食小鱼小虾以及浮游生物,就用刚才那些几根白丝。(现在还觉得他们可爱不) 他们通常单独生活,身体底端有基盘,用来附着的器官,能分泌粘液附着于物体表面。喜欢水流缓慢,水质清洁,水草茂盛的环境,所以又成了草缸的常客咯。觅食靠可以伸得很长的触手(白丝),像狩猎一样四处飘荡,一旦一根触手接触猎物,其他几根就会过去将猎物紧紧缠绕,利用触手上的刺细胞刺入猎物体内,分泌毒液将其麻醉。麻醉后的猎物再利用触手放入口内,然后吞入消化腔。别看他细细小小的,跟蛇一样,能大肆扩张,可以吞如几倍大的食物。

对策:水螅不可能在水草缸中无中生有!和涡虫一样是从外界引进受精卵或成体才形成,引进的媒介主要还是水草,所以检疫工作也还是一定得做好!

1、抓想干掉水螅并不难,可以用小镊子,见一只抓一只。这个对于附着在缸壁上的很有用哦,但草缸情况复杂,草丛中的基本很难看到,所以清除干净有还是有点困难。

2、生物治理:厚嘴唇的斗鱼、丽丽鱼、花罗汉、巧克力娃娃等,饿他们一段时间,放入缸中,效果不错。水螅不像涡虫会藏,他们需要在较好的位子,才能捕获到食物。大概3天就能消灭干净!

3、上帝之手:水螅对PH变化极端敏感,在水草缸中我们可以随意改变环境,只要将PH调低接近5.5,整缸的水螅将可能半小时内全数死亡。有效! 快速!全面!照单收尸!一个不漏!

(3)水蛭(蚂蝗)

属性简述:水生环节动物体长稍扁,乍视之似圆柱形,体长约2~2.5厘米,宽约2~3毫米。背面绿中带黑,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当吸着动物体时,用颚齿刺破表皮,吸取血液,由咽经食道而贮存于整个消化道和盲囊中。前吸盘较易见,后吸盘更显著,吸附力也强。(品种不同长得也有不同的啦,宽水蛭:体长5-9厘米,宽处0.8-2.0厘米。长条水蛭:5-12厘米,宽1-5毫米)

习性危害: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草缸种的大多颚齿发达,小的时候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幼体以及泥面腐植质。成体之后会攻击鱼虾,甚至会攻击玩家伸进草缸中的手。觅食方式通过波浪式游泳快速突进,接近被害者。接触后,用吸盘释放粘液紧紧吸附,然后利用发达的颚齿刺破被害者表皮,同时释放防止血液凝固的蛭素和溶解肌肉的消化酶。另被害者血流不止,咽部肌肉发达,拥有强大的吸吮能力,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吸食大量血液!

对策:要除去这恶心,讨厌的东西比较麻烦点。一旦出现,要清除起来,就头疼了。所以水草的前期消毒格外关键,可以用高锰酸钾进行浸泡大概10分钟。

1、既然出现了,那只能面对。蚂蟥身体表面由表皮细胞分泌角质膜,保护着体内的各种器官。这些粘液糊在它的身上, 滑溜溜使水中的动物捉不着它。但是,当它一遇到盐时,身体里的粘液就往外冒,盐一着水就溶化了,蚂蟥身体外面形成浓厚溶液,由于渗透作用,蚂蟥体内的液体就会流出来。不一会儿就会干枯而死,卵也是。但水草同样怕盐,渗透压的变化草肯定受不了。

缺点:不用说了,同归于尽。

2、生物治理再厉害的东西也有他怕的,大象还怕老鼠呢。慈鲷鱼能吃他们,可以弄点六间,珍珠虎等凶猛的鱼,进行清除。缺点:水蛭可以钻入底砂,无法清理干净,往往认为OK了,把慈鲷刚捞走,它们又钻钻出来。

3、动手清理强烈不建议,这东西反应迅速行动敏捷,不怎么好捕捉,而且还可能被咬,颚齿锋利哪怕穿着橡胶手套都会被咬穿!

4、诱捕法1:用丝袜(或者布什么的)包上一小块瘦肉(其他肉也行),然后用线吊起来 放进水里,像钓鱼一样等待上钩。缺点:水蛭吸血非常快只有10来分钟,所以人要在边上看着。诱捕法2:同涡虫,制作一个诱捕器,里面放块肉,等水蛭上钩~5、翻缸 唉。总的来说非常麻烦 (我讨厌翻缸,OH MY GOD~o(╯□╰)o)

注1:如用手进行清理,被水蛭粘附后请勿直接扯下,这样将会导致水蛭的吸盘和颚齿断裂粘在皮肤上,更难清除 甚至引发感染。 应该立即配用高浓度盐水,浸泡5分钟 水蛭将会死亡,并自然脱落,然后消毒伤口!

注2:这东西有非常强大的再生能力,仅仅是压扁,或者切成片,并不能杀死!

(4)孑孓

属性简述: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没错,这就是该死的蚊子的幼虫孑孓。由蚊卵于水中孵化而成,其体细长,较头部及腹部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通称跟头虫。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空气。体长0.1厘米-0.8厘米。

习性危害:其实貌似也没什么危害。就是经4次蜕皮后发育成蛹,由蛹再羽化为成嗡嗡嗡的迷你吸血鬼了蚊子了。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条长呼吸管,管端为呼吸器的开口,呼吸时,身体与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于水面。疟蚊无呼吸管,孑孓尾端的呼吸器开口于身体表面,呼吸时,身体与水面平行。

对策:最简单啦。

1、生物治理在草缸里随便养点鱼就看不到咯,哈哈。还是鲜活,可口,营养的鱼粮呢。没有缺点,只有优点!

2、抓用吸管利用虹吸原理一只一只吸掉。(- =没有吸管咱先忍一下,这玩意还是表嘴吸的好 )

(5)豆娘

属性简述:豆娘是一种野外非常常见的有翅昆虫,外型酷似蜻蜓,但腹部较细长,体型也比大多数蜻蜓来的小(仅有1.5-6.5CM),两个复眼间距较大,整个头部形状像个哑铃。虽然这种昆虫可以展翅飞翔,不过它的幼虫却必须在水中度过。又叫水虿。这种幼虫意外水草缸中出现并不是新鲜事,他们对环境的耐性远高于蜻蜓。尤其是在周边有湖泊,河流,积水的地方。

习性危害:豆娘是肉食性动物,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为了寻求生活,它当然会寻找残弱的动物下手如此一来,难免会伤害到小鱼小虾小螺(鱼虾螺齐曰:为啥受伤的总是我..) 。 他们连蛋白虫、鱼虾螺卵都不会放过,被视为水中不折不扣的杀手。不过在弱肉强食的水生世界里,食物链顺序多半是依照个体大小排列,豆娘的幼虫也可能成为某些鱼类的美食。觅食孵化幼虫,初期捕食其他弱小的水犀昆虫、浮游生物,后来连一些甲克类、小鱼小虾蝌蚪等小动物也成为捕食对象,他们的捕食方法主要靠口器下面特殊的捕获器,当遇到猎物时,捕获器就会从下巴迅速弹出,并将猎物捉住再快速缩回,使他在捕食猎物时无往不利。

对策:草缸出现原因,主要是新植水草带入其卵,或者放养黑壳虾时候混入幼虫(不仔细看,和虾基本差不多)。

1、耐心等待一半而言就算出现豆娘也不会很多,通常就几只,由于幼虫不能繁殖,他们最终将羽化成飞虫离开草缸,因此等待也是不是不错的方法,只要你看着他们在大口大口吃着你的虾时不心疼(我心疼......) 缺点:等他们变成成虫飞走,估计你的虾也干净了。

2、诱捕:在草缸关灯,且完全黑暗的情况下,等待半小时用手电筒从缸外照射,寻找它们,找到后用手电筒照射其眼睛,豆娘的眼睛会因为突然的光线会有短暂的眩晕、昏迷的情况。玩家就可以趁机捕捞啦,如果反应不敏捷而让它逃脱,就再来一次咯!缺点:需要反复练习。

3、生物治理放点体型较大的鱼类5-15CM的,视豆娘长成的大小。太小反而可能被豆娘吃了

(6)小瓜虫

看到名字,估计大家都笑了!呵呵,没错,就是白点病的源头!很常见,但也很烦人,处理不好出问题的!!属性简述: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养过鱼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他们既是白点病的元凶!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

习性危害:小瓜虫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草缸新进的灯鱼等,由于新环境不适应,免疫力下降小瓜虫容易趁虚而入,且传播速度极快容易交叉感染。

对策:当发现有鱼身上有白点的时候,要立即隔离,当他们得到了足够的养分,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导致整缸鱼全部中标。被害者不会马上死亡,根据鱼的原本情况还可以支撑个2-10天,那看看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1、上帝又来咯小瓜虫不耐高温。只要能保持29度以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将其消灭!拿出我们的加热棒吧。缺点:部分水草同样不耐高温,需要把不耐高温的水草暂时移出。典型的就是莫丝28度就会黄了开始枯萎。

2、上药可以用2%甲基蓝溶液或者低浓度高锰酸钾浸泡,但不配合加温效果还是一般。缺点:效果不显著。现在开始是有益的小虫子们。

(7)水蚤

属性简述: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水蚤科,草缸中以溞属最常见,分布广泛,池塘、河流、积水.....水蚤体小,体长约1-3毫米。体外具有2片壳瓣头,背面相联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的尖刺。部伸出壳外,吻明显,较尖。水蚤借触角上的刚毛拨动水流向上、向前游动。

习性作用:春夏季一般仅能见到雌体,营单性生殖不需受精,可直接发育为成虫。这些成虫多是雌虫,再进行孤雌生殖。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红虫。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体小的雄虫,开始进行两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冬卵”,冬卵较夏卵大,卵壳较厚,卵黄多。受精的冬卵,又称“休眠卵”,渡过严寒或干燥环境,于次年春季气温较高时发育为新的雌体。根据自己繁殖的经验大概3天可以变成成虫,第4天就可以进行繁殖,半个月就能繁殖出一大缸。

蚤为微生物为食的小昆虫,主食单细胞藻类,细菌,腐殖质。放点水蚤到爆了绿水的缸中,待其开始繁殖后,绿水就会完全消失!能阻断藻类孢子进行传播,能有效抑制藻类,在有水蚤的水体里,水体透亮,是草缸清洁的好帮手!一点不比工具下逊色哟!而且还蛮可爱的 跳来跳去的,最喜欢的小昆虫!还是鱼儿们最喜欢的美食,高蛋白59%,19%脂肪!是极好的开口粮!对水质要求较高,PH5.5-8, 温度18-25℃,好氧。氨的大量残留是主要死亡原因。

(8)剑水蚤

基本属性:常被误认为属于水蚤类的动物之一,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在分类上,剑水蚤属于挠足类,而水蚤属于鳃足类。剑水蚤和水蚤一样分布广泛,池塘、河流、积水...。雌性体长一般在1.5毫米左右。头卵圆形,5自由节,腹部细长,4节分界明显。内缘中部或近末部具1强刺,末缘附长大的羽状刚毛1根,纳精囊一般呈圆形。对环境的耐性比水蚤强得多4-10,温度10-30都行。

习性作用:少部分,掠食比自己更小的摇蚊幼虫、小瓜虫、枝角类、以及其他挠足类等。大多数以刮食型为主,以有有机腐屑和动植物尸体为主。还能取食浮游藻类和藻类孢子。行动比水蚤更佳敏捷,游速极快。剑水蚤具有更加坚硬而且较厚的外表,不仅可以保护免受攻击,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尤其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很难被传统的氯消毒所杀死,自来水都可以养哦!较水蚤来说净化能力虽然不怎么样,但也是不错的虫虫啦

可以帮忙清洁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可以吃掉部分水藻,还能有效控制其传播。而且拥有更强的防御,坚硬的外壳+较厚的外壳+具有针刺的外壳, 一般的草缸观赏鱼不敢对其下口(灯鱼等小型鱼)

(9)贝蚤

基本属性:又是蚤=。=看来水中蚤类都还是不错的。它们是种活动力强,动作迅速的小型甲壳动物,喜欢在底床穿梭不停(不像楼 上2位,小儿多动症整天跳来跳去的) 。 虫体很小,只有1毫米到3毫米。属于介形亚纲和水蚤.剑水蚤不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昆虫,螃蟹,蚌类的远亲,据说数十亿年前的海洋就有咯!广泛,池塘、河流、积水、沼泽、稻田、水坑....长得很像装在壳子里的水蚤。

习性作用:就淡水贝蚤而言,系属于杂食性,常以细菌、藻类、浮游动物、动植物尸体和水生植物的碎屑为食。和一般节肢动物一样,体型的增长与脱壳是交替进行的。大部分贝蚤需要经过8次脱壳,才能由幼虫转变为成虫。喜欢在20度以上的水域,低于15度活动能力明显减弱,甚至死亡。

除了水蚤、剑水蚤常取食的东西外,它们还能从污染的环境中大量摄取有毒物质。清理底床有机物及细微藻类的能力更加强大!拥有比剑水蚤更加坚强的防御,以及高耐药性,在残有大量农药的稻田,依然坚挺!例如有机氯农药浓缩倍数的20万倍。强大的虫虫!!!弱点是在没有成虫之前,其坚硬的贝壳没有完全形成,容易被鱼类吃掉。

(10)蛋白虫

基本属性:拟步行虫科/鞘翅目,同体蛋白色,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刚生下来的蛋白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蛋白虫的整个生活史为5个月左右。

习性作用:估计有朋友会问到为什么会归纳为益虫呢?因为这虫子对水草和鱼虾螺都没危害,它们可以帮忙清理底床上腐殖质,和难以清理到的底床下的多余养分,摄取水中多余有机物,在爆藻之前出现可以有效减缓藻类的爆发速度,因为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水体已经营养过剩,投喂的食物过多,或养的鱼过多,便便造成,有机物过剩。它们清理多余的有机物,防止更多的有机物成藻类可以利用的无机盐,减缓藻类爆发到需要翻缸的地步的速度。让玩家有更多的时间来对抗藻类。

对策:蛋白虫需要在富含有机物的水体才能存活,否则很快就将饿死。但如果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解决,我们还是必须将他们弄出草缸,防止它们死后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也很丑

1、生物治理将小鱼饿几天,然后放入小型鱼缸中,蛋白虫的美味是鱼儿没无法抗拒的。缺点:蛋白虫可以钻入底床,可能会有漏网之虫!

2、检测过滤棉,并加以清洗,并抽取底床上的有机物。

3、连续大量的换水。总结虫类品种很多,只能先介绍些常见的 综合前面的介绍,不难发现草缸中的虫类,基本都是因为不正确的植入新的水草所带入的!或初期用河沙没有消毒,没有清洗干净,将虫卵带进来了。否则不会无缘无故生虫。由此可见水草的检疫和消毒非常重要。强烈建议大家把新进缸的水草先期处理一下(可以先剪去多余的残枝烂叶),然后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同时在草缸建立较强的过滤系统很关键,多余的养肥不止会被虫类利用,更会引发更佳恐怖的藻类。

水草生病了.急救,高分给!

是得了烂叶病,不是什么微生态制剂就可以解决的。

烂叶病是一种感染性的病害。当病菌感染水草后,叶片上起初出现水渍状褐斑,后渐发黄,乃至全株叶片呈纤维状溶于水中,若与健康叶相接触,很快就会传染。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草在运输途中,因温度过高,促使细菌滋生而感染。随之,购买者买回水草时,将感病的植株混杂在健康植株中。如果不及时清除,就植于水箱中,病菌很快会传染开来。

防治此病的方法,一是要及时剪除感病的叶或茎。若是丛生型水草,去掉病叶后,隔开放在另一容器里,并观察其发病的进展,一旦发现有新的症状,立即用0.2~0.5毫克/克的硫酸铜浸泡,来杀死病原细菌;二是将水箱的水温降至20摄氏度以下,控制病原细菌的繁殖。

还有其它水草病可以看这里:

水草是有生命的多细胞生物,正如其他的鱼类、虾蟹、软体动物一般,同样都有可能会出现生长不良、患病等状况发生。事实上,水草疾病发生的机制与鱼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如出一辙,不外乎环境不良、营养供需不平衡,以及组织或生理上的生物性破坏;在正常状况下,只要环境管理得当,同时支持水草生长的营养源都能做有效而适当的供应,那么,病毒、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就无法轻而易举地进行破坏。幸运的是,水族箱很少出现-些水草感染性的病原,虽然偶而的叶子会使细菌增加,但通常这只是水草受伤后的结果,并非其主要原因。

水草常出现的疾病症状简略介绍:

水草的营养性疾病

由化学分析证实,经常存在于水草中且有相当量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硫、铁、锰、钾、钙、磷、氯、锌、铜、硼、镁、钼等十六种。这些元素直接参与了水草生理上的组织结构或代谢反应,也因此当这些元素呈现不足或蓄积过量时,往往可以从水草外观上判断出来。

以下是常见的营养不良病症:

① 硫缺乏症

硫的缺乏症由老叶开始出现萎黄化,逐渐扩及新叶及茎部,最后变成黄白色。当发现缺硫症状时,可先在水中少量添加硫酸铵或硫酸钾。待叶片有转绿迹象后再酌量加重硫肥的施用量。必须注意的是。施用过多含硫酸根离子肥料会使pH值降低,不利于pH值的控制,同时在氧气不足时,硫会还原成有毒害作用的硫化氢。

② 镁缺乏症

镁缺乏症的初期症状,先从水草叶尖、叶缘呈浅绿至浅,逐渐地会出现由叶绿素聚集而成的斑点,最后叶缘萎黄化。有时候也可能是萎黄区域不规则地分布于全叶,间杂着灰白色的斑点,乃至最后全叶都会萎黄化。若发现缺乏镁时。可在水中添加硫酸镁溶液。必须注意的是,添加硫酸镁的同时,必须配合亚铁盐溶液的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③铁缺乏症

缺铁症初期先从叶尖出现萎黄化,再蔓延至叶面,包括叶面组织及叶脉,最后整株植物变得萎黄、光滑,且叶片呈透明的玻璃状,甚至死亡。当出现缺铁症时,可在水中补充硫酸亚铁,但由于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成无效用的三价铁离子,故最好使用有螯合剂保护亚铁离子的EDTA铁较安定。此外,铁离子的添加必须控制在0.1mg/l最合适,过多的铁不仅会驱散锰及其他微量元素,并容易产生磷酸铁沉淀。

④ 铁过多症

铁过多症的症状是叶面以及叶脉因磷酸铁沉淀于组织内而呈褐色或黑色,并有白色叶斑的产生,严重时,整个植物组织会崩解。建议换水稀释水族箱含铁量,但仍须注意铁质的缺乏。

⑤ 锰缺乏症

锰缺乏症的症状与缺铁症有些类似。但不同的是锰缺乏症只在叶面出现萎黄化,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即所谓的耶诞树病。缺乏严重时还会出现褐色斑点。锰的缺乏可能缘于铁质过多,此时必须降低水中含铁量。若只是单纯的锰离子缺乏,则加强施肥,如需应急可在施肥后加入适量的硫酸锰溶液。

⑥ 磷缺乏症

于磷离子直接参与醣类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因此当水草缺乏磷质时,其叶部的醣类无法有效转换成能源利用,而蓄积在叶部组织,并转而合成花青素,使叶色呈浓绿色;当极度缺乏时叶色会转变成红紫色。磷缺乏症的改善当从基肥与根肥方面充分施用之。

⑦ 钾缺乏症

钾缺乏症的症状,首先发生在水草的老叶上,其叶片会出现红紫色、红褐色的斑点,或是叶缘发生萎黄化,最后蔓延至全叶面,然其叶片区域并不发生萎黄化,反呈暗绿色,与其他变成褐色的区域泾渭分明。缺乏钾时。可施用氯化钾、硫酸钾,它们在水中能很快溶解并被水草吸收利用,产生良好的补给效果。

水草的理化性疾病

在水草水族箱中,物理因子的条件是否适当,以及水质化学因子的管理能否稳定控制,都会直接影响到水草本身的生理组织或生理机制,不当时都能引起相当程度的损伤。

① 寒害

市面所见的水草,绝大多数原产于热带与带,比较适合它们的水温介于20-28°C之间,若水温过低常会引起不良的反应,称之为寒害。寒害除了直接威胁水草生命之外,常会出现下列症状:

1.代谢机能降低,使生长停滞或萎缩。

2.组织生理变化异常,叶托组织瓦解,形成枯叶或落叶。

3.水草组织局部或全部坏死,导致根、茎或叶部的腐烂症状。

② 温伤

水温太高常使水草的叶或其他幼嫩组织发生温伤,其常见症状如下:

1.茎或叶皱缩、扭曲,水草不正常的拉高现象等生长形态的改变

2.叶片萎黄化或落叶。

3.茎叶溶解、腐烂。

③ 脱水症

水草的生理脱水症,其症状在轻微时叶形会变小且呈浓绿色,尤其幼叶无法展开而呈卷曲状;严重时则由幼叶叶尖及叶缘开始腐烂,逐渐蔓延至老叶,最后整棵水草枯萎而死。造成水草生理脱水症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施肥过量,使水中总离子浓度过高所致。因此,定期换水以及月肥料施加量的控制,都是避免水草生理脱水症的必要步骤。

④ 药伤

当为治疗鱼病或除藻而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时,最初可使水草根部的发育停止,并自根的先端开始枯死,茎叶则发生萎黄化并在叶面出现褐色斑点。其他鱼病治疗用药亦绝大部份会对水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迅速出现枯萎、腐烂的现象。因此,在使用鱼药时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它对水草的影响,然后再作适当的处理。等鱼病治愈后,马上更换水族箱的水,不过最好的方式仍是将病鱼取出单独进行处理。

⑤ 光照不足

红蝴蝶、红柳等这类以红色色彩做为观赏目的的水草,在光照不足的状况下就会展现绿色的形质以维持生长的基本条件。基本上执红色形质的花青素其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相对的对光照的条件会要求更多,才能维持光合作用的效率;一旦光照条件不足时,行光合作用能力较强的叶绿素就会取代花青素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当这类水草无法展现其漂亮的红色色彩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到该加强光照系统了!

●化学伤害

化学伤害主要是水质的变化引起水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的超标,比如盐含量的增加,氮、氨、磷、钾的过量存在等,使水质的pH发生变化,严重时会渗入水草的细胞内,破坏水草的组织细胞。经常换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

水草的生物性疾病

生物性疾病的产生通常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先由人、鱼或其他虾蟹软体造成水草的外伤伤口,再由细菌作继发性的感染。因此,在作细菌性疾病预防时,应避免水草运送、栽种时的人为疏失。同时,慎选同居的其他生物。

① 被水中鱼类吃食

有些鱼类在原产地即以水草为生,自然会对水族箱里的水草痛快下手。诸如:大型铅笔鱼、银板、八字娃娃、泰国鲫、皇冠人间等等,皆应避免饲养在水草缸中。

② 被水中鱼类挖掘

有一些鱼类,像是大多数的非洲慈鲷、皇冠泥鳅等,虽然它们不会吃食水草,却有挖掘洞穴的习性,其目的不外乎觅食、建立地盘与繁殖。在这些状况下,受害最深的往往是水草的根部;轻微的可能只是整株水草浮起;严重的可能根被咬断,甚至整株水草被连根拔起,应避免之。

③ 被水中螺类吃食

螺类在水草水族箱中是除藻的重要帮手之一,但在某些状况下会吃食水草,造成叶面的伤害并引发二次感染。因此,当水族箱出现这种危机时最好赶快把螺类移除。尽量不要用药品毒杀,以免伤及无辜。

④ 细菌性腐烂症

水草叶片不出现萎黄化的现象,迳自变得透明并迅速溶蚀掉是细菌性腐烂症的特证,感染速度极快。大多由新购入的水草开始发病。因为不当的输送过程中所引起温度的异常变化或是pH变化等,都是引发细菌性腐烂症的原因。目前尚无治疗此症的特效药,一旦发病时,可除去溶蚀的部份,并将水温调整为大约20-22°C的低温以防止蔓延。若投入0.3-0.5ppm的硫酸铜进行杀菌或可降低病情之恶化。

⑤水羊齿病

造成水羊齿病的细菌似是具有专一性。除了水羊齿以外别的水草并不会受到此类细菌的感染而病发。此病症往往是在持续30°C以上的高温或高pH值等不适水草生长的环境下发生。病证的出现,刚开始是水羊齿的叶部渐渐变成褐色半透明状,最后终至枯萎。除了将受感染的叶片切除,并将水温调低来防止蔓延外,目前尚无其他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续:水羊齿病主要发生在铁皇冠、黑木蕨等水生羊齿类水草的叶上,病原也是一种感染性的细菌。被感染的叶尖或边缘部分,呈现半透明状的浅褐色斑块,与健康植株接触后,易于感染。

发生此病的原因与水温偏高有关。故防除此病应及时剪除病叶,然后降低水温至20摄氏度以下为宜;并精心养护,以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烂叶病

烂叶病是一种感染性的病害。当病菌感染水草后,叶片上起初出现水渍状褐斑,后渐发黄,乃至全株叶片呈纤维状溶于水中,若与健康叶相接触,很快就会传染。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草在运输途中,因温度过高,促使细菌滋生而感染。随之,购买者买回水草时,将感病的植株混杂在健康植株中。如果不及时清除,就植于水箱中,病菌很快会传染开来。

防治此病的方法,一是要及时剪除感病的叶或茎。若是丛生型水草,去掉病叶后,隔开放在另一容器里,并观察其发病的进展,一旦发现有新的症状,立即用0.2~0.5毫克/克的硫酸铜浸泡,来杀死病原细菌;二是将水箱的水温降至20摄氏度以下,控制病原细菌的繁殖。

椒草病

椒草和其它水草相比,因植物体抗病力较差,而容易感病。病原是一种细菌。感病植株的叶片边缘或尖端,呈现出半透明状的淡褐色斑块,以后慢慢地溶于水中。发病原因与腐烂病相似。感病严重时,使整株的叶片溶化掉,有时感染周围的植株。

防除此病也只有降低水温,并频繁地换水,去掉病叶或病株,减少病原。因水箱内有鱼类等生物,水草发病不宜采用药物治疗。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我们在运输水草、种植水草、修剪水草的过程中,使水草的表面有了伤口,这伤口如果没有进行处理,很容易使水草感染细菌。因此,在种植水草时要细心,不要使水草受伤,如果一定要剪枝叶时,需进行消毒处理。

水草的病害防治

水草的病菌性伤害主要有水生病原真菌、水生病原细菌以及水生病原病毒3种,水草感染了这些病菌,水草的枝叶就会发黄,叶面有斑点,叶片和枝干腐烂,或者水草畸形生长。

●水生病原真菌的侵入

水生病原真菌与生命体的细胞一样有细胞壁,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不含有纤维素和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其他有机体获取养分。水草感染真菌,会破坏水草的组织,干扰细胞活动,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出现水草腐烂。真菌多发生在水草的局部,不容易传染和扩散。

防治:加强管理,增加水草的养分,增强水草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及时剪除水草的坏死部位和病株。

●水生病原细菌的侵人

细菌由细胞壁与细胞质组成,无细胞核。细菌可分成两种,有的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细菌;有的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细菌。水生病原细菌都属于异养细菌。水草被水生病原细菌感染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水温太高,使此类细菌大量滋生,然后由水草的伤口进入到水草的内部,使水草逐渐腐烂,有传染性。染病初期叶片出现褐斑,然后逐渐变黄,最后整株水草纤维溶于水中,如与健康的水草接触,很快就会被传染。

防治:水生病原细菌最大的弱点是在水温20℃以下不能繁殖,如发现水草感染了水生病原细菌,应将水温降到20℃以下,剪去被感染的枝叶,将水族箱的水用自来水替换一半,利用自来水中含有的氯气进行杀菌。也可用黄粉、甲基蓝、、二氧化氯杀菌剂杀菌。物理杀菌可以用紫外线照射来杀菌。

●水生病原病毒侵入

病毒是微小的生物构造体,小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水草感染到的病毒大多来自外界。水草对病毒没有免疫能力,但是水草感染病毒的概率非常小,被病毒感染的水草表现为感染叶枝色泽变淡,伴随有叶斑,最后整株水草坏死。

防治:在平时为热带鱼喂食之前,将活饵漂洗一下,也可活饵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漂洗后再喂食,高锰酸钾的浓度为25千克水对2~3克高锰酸钾。发现水草有烂枝腐叶的情况,要及时剪去,并进行换水,冲淡水中病毒所含的浓度。

水产养殖疾病有哪些?

引起水产养殖疾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病原体和敌害生物等;理化因素: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化学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人为因素包括:放养密度不恰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内在因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内因是关键。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都能影响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

水产养殖疾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最为典型,覆盖面广;另外,寄生虫病(主要种类为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鰠等)危害也日趋严重。损失最为严重的草鱼,以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4种疾病造成的病害损失最大。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大菱鲆、牙鲆和鲷鱼,病害主要为孤菌病、纤毛虫病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