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合同解除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合同解除通常仅适用于单方违约情况,需要符合正当目的。如果一方违约,合同将解除,这将对市场交易带来严重的影响。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预期违约、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未履行以及其他根本违约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提前解除合同,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合同解除需要注意以下法律问题:
1. 合同解除通常仅适用于单方违约情况;
2.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需符合正当目的;
3. 合同解除实际上意味着交易失败,如果一方违约,合同将解除,这将对市场交易带来严重的影响,包括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破坏市场交易秩序和安全等方面。
二、合同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解除的情形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形。不可抗力对履行合同的影响有大有小,有时只是暂时影响合同的履行,仍可以通过延期履行的方式实现合同目的,只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当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
2.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指在合同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预期违约降低了合同另一方享有的合同权利的价值。
3.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再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4.其他根本违约行为
为鼓励交易、避免资源浪费,合理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发生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形时,解除合同可以使当事人摆脱合同权利义务的约束。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三、怎么样提前解除合同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提前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结语
合同解除需要注意法律问题,包括仅适用于单方违约情况、符合正当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市场影响等。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预期违约、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未履行以及其他根本违约行为。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提前解除合同,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六条 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人民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调整违约金的,人民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