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零星贩毒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2024-07-04 02:08:41 责编:小OO
文档


零星贩毒立案标准是什么?

关于零星贩毒立案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零星贩毒立案标准是什么?

零星贩毒的认定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可以判死刑的量因毒品种类不同而异,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注意:

是“可以”判死刑,不是必然判死刑):

1、鸦片1000克以上;

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

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

4、油五千克、脂十千克、叶及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6、吗啡一百克以上;

7、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二千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五千支以上;

片剂25mg/片规格的一万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五千片以上);

8、盐酸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μg/支、片规格的五百支、片以上);

9、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

10、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

11、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毒品是严重对社会治安造成隐患,对人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造成非常大影响的一项药品。

我国是禁止相关毒品进行流通的,并且是有明确的相关规定,由哪些药品是属于毒品范围之内,如果一旦涉及到运输或者是贩卖制造毒品,都将会予以相关的刑事处罚。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定标准为: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或者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不超过300~500元(具体标准按照各省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如何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定标准为: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或者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不超过300~500元(具体标准按照各省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起征点幅度如下:

什么医保报销最多

医疗保险可以分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门诊报销为2000元,住院报销最高限额为17万元。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门诊报销为2万元,住院报销最高限额为30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最高上限为30万元,分别为大额互助资金累计最高支付限额20万元和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

意思表示瑕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种类

意思表示瑕疵的意思是:意思与表示在表意人的表示过程中发生偏离,其本质在于表意与内心的真实意思不一致。种类包括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 该内容由 肖飒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