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开发犬的嗅觉潜能
2024-07-04 02:34:51 责编:小OO
文档


狗狗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那么怎么样开发狗狗嗅觉潜能,这就要请家长正确引导狗狗啦~~

600)this.width=600" align=center border=0>

在狗狗闻气味时发出禁止口令

狗狗喜欢闻身边的东西是出于本能,想完全禁止犬是不可能的。让狗狗明白什么环境中的东西可以闻才是关键,当狗狗闻到不该闻的事物时,请您对狗狗发出“禁止”的口令。

ok时才可以闻

主人确认所在场所的东西是安全的可以闻时,您可向狗狗发出“OK”口令.表示狗狗可以闻。

吸引狗狗的注意力

当狗狗对“禁止”口令没有反应时,您可以通过食物来吸引狗狗,将它的注意力从想闻的东西上移开。

作出奖励

如果狗狗可以按照您的要求不去闻禁止的东西,您就应该给予狗狗奖励表示肯定。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如何培养狗狗的嗅觉能力?

如何培养狗狗的嗅觉能力?一起来看看

一、培养犬嗅嗅源的其它辅助方法

为了使嗅嗅源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避免给犬造成频繁单调的剌激,使犬嗅嗅源的条件反射和基础能力尽快形成,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辅助性方法来加以培养。

1、嗅认隐蔽或加压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隐蔽或加压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将给犬嗅认的物品隐蔽起来,或者是用其它较大一些的物品将其压住,使犬嗅认时看不见嗅认物品,只能通过嗅觉去寻找和感受物品上散发出来的气味。例如:先将嗅源物品隐藏在草丛中、门后、墙洞内或其它物体的背后,或将物品压在其它大一点的物体下面,然后带犬到跟前令犬嗅认。在采取这种方法的时候,训导员应当事先将嗅源物品让犬看到,甚至可以用嗅源物品稍微逗引犬以激发犬的兴奋性,然后再把物品隐蔽起来令犬嗅认。但在犬嗅认时要控制好犬,不让犬接触到嗅源物品。当犬认真充分地嗅认后应给予充分奖励,奖励完毕即令犬游散结束训练。

2、嗅认立体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立体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将嗅源物品用图钉、夹子、绳子等物品固定或悬挂在墙上、树上以及其他一些物体上,然后令犬嗅认这种处于立体空间状态的嗅源物品上的气味。

3、嗅认声响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声响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训导员在发出“嗅嗅”口令之前或同时,使嗅源物品发出一定的响声,利用这种声音剌激来诱发犬的探求反射,从而使犬认真细致地嗅认这一物品上的气味。例如:选择一脸盆做嗅源物,训导员在发出“嗅嗅”的口令之前或同时,敲打脸盆,使脸盆发出一定的响声,脸盆发出的响声必然会引起犬的探求反射,这时训导员再用手势并重复发出“嗅嗅”的口令指挥犬嗅认,犬嗅认完毕即给予适当的奖励。

4、嗅认发光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发光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选择能够发光的物品,在发出“嗅嗅”的口令令犬嗅认之前或同时,使物品发光,以光线剌激引起犬的探求反射,使犬积极认真地嗅认发光物品上的气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品很多,如电筒、打火机、手电式日光灯等,这些物品都可以用来作为嗅源物对犬进行训练。为了使发光物品发出的光线变化多样,不频繁单调,可以用彩色纸、印花布等物品蒙在发光物品上,并且以一亮一息的光线变化来加强犬的探求反射,促使犬更加积极地进行嗅认。

5、嗅认变形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变形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选用一些可以临时改变形状的物品,在令犬嗅认之前或同时,当着犬的面将物品的形状迅速或缓慢地加以改变,以引起犬的探求反射,使犬认真细致地嗅认变形物品上的气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改变形状的物品很多,如火柴盒、折扇、弹簧、书籍、橡皮、海绵等,这都是我们训练犬嗅嗅源的最佳物品。

6、嗅认隔层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隔层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先将所要给犬嗅认的物品,用其它网格状的物品罩住,使犬的鼻子与嗅源物被其它物品所隔开,然后递给犬嗅认。由于犬只能看到物品而衔不到物品,所以能够自然而然地用鼻子去嗅认。用于起隔离作用的网格状物品,有很多是现成可用的,如犬舍的铁丝网,也有需要训导员自己动手临时做的,如找一些铁丝弯制成各种形状的罩子,也可以用其它物品挖许多小洞,做成起隔离作用的罩子等。

7、嗅认滴水痕迹气味训练法

嗅认滴水痕迹训练法就是用一容器盛上一定量的水,当着犬的面将容器中的水以点滴状的缓慢速度,慢慢地让水滴到地面或某一物体上,然后令犬嗅认地面或其它物体上所形成的水痕迹气味。这种训练方法训导员往往在头几次的运用中掌握得不熟练,因而使犬出现不能很好嗅认的现象。这是暂时的正常现象,通过多次训练之后,犬就能够理解训导员的意图,结果都会很认真细致地加以嗅认。

8、嗅认刻划痕迹气味训练法

嗅认刻划痕迹气味训练法就是训导员当着犬的面,用脚尖、镊子、粉笔、木炭、树枝等物体,在地面或其它物体上刻划几下,留下比较明显的刻划痕迹,然后再令犬嗅认这一痕迹上的气味。

嗅认刻划痕迹气味训练法与前面讲过的地面嗅认训练法大同小异,可以说嗅认刻划痕迹气味训练法是地面嗅认能力进一步复杂化的一种训练方法,嗅认刻划痕迹能力的培养是地面嗅认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9、嗅认自然物品气味训练法

嗅认自然物品气味训练法就是训导员利用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物体,不改变其位置和形状,在发出“嗅嗅”口令之前或同时,直接用手势指挥犬嗅认。在外界环境中,各种自然物体成千上万,例如停放的汽车、树枝、树叶、洞穴等,这些自然物体在气味种类方面往往比较复杂,这有利于加强犬的探求反射。因此令犬嗅认各种处于自然状态的物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10、强迫嗅认气味训练法

强迫嗅认气味训练法就是训导员采用一定的机械剌激,迫使犬作出嗅认气味表示的一种训练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简称为握嘴嗅嗅源。在实际训练中,训导员通常用左手轻握犬嘴,在发出“嗅嗅”口令的同时或之前,右手将嗅源物送至犬的鼻端,强迫犬嗅认嗅源物气味,同时重复“嗅嗅”和“好”的口令。有时也将物品在犬的鼻端轻轻幌动,以便加速嗅源物上的气味散发,使犬感受气味更加容易和充分。

这种训练方法往往容易引起犬对所嗅气味产生抑制的现象,为了缓和犬的神经过程,使犬对所嗅认的气味产生兴奋,训导员在采用这种强迫训练方法的时候应当带有一定的诱导性质,以便与纯粹的机械剌激区别开来。换句话说在强迫犬嗅认时,在机械剌激的量的掌握上应以量小为宜。由于强迫训练法在实际的运用中掌握难度较大,最好在初期训练中不要采用,即使在将来也应少用,最好是不用。实际上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除了这一方法外,还有前面讲过的许多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如能正确运用、灵活掌握,完全足以使犬养成良好的嗅嗅源能力。

二、培养犬嗅嗅源能力的掌握要点

在培养犬嗅嗅源的过程中,由于训导员掌握不当,非但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往往还会养成许多不良联系,使训练遭到失败。为了使犬养成良好的嗅嗅源能力,训导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一)防止犬假嗅

1、假嗅的概念

训导员将嗅源物递送给犬嗅认时,犬主动把嘴巴合拢或者同时闭上眼睛,但听不到犬的“嗅呼吸”声,看不到犬的鼻镜两端的鼻翼煽动,犬对嗅源气味的这种抑制现象就叫做“假嗅”。

假嗅如果从犬的外表上看好像在嗅,而且好像嗅得很好,既不张口衔,也不用舌头。实际上犬并没有通过嗅呼吸把气味吸到嗅觉中去,可以说犬对嗅源气味无动于衷,没有探求反应。

2、犬产生假嗅的原因

一般来说假嗅不良联系的产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训导员在训练的时候,操作手段不正确,动作过于粗暴。这种粗暴的动作对犬来说是一种“挨打”的剌激信号,这种信号一旦出现,犬立即产生抑制,对训导员所持嗅源气味不敢嗅认,久而久之假嗅的不良联系就产生了;

训导员在令犬嗅认时,发出“嗅嗅”口令的音调采用的是威胁音调。犬由于受到威胁,也会对嗅源产生抑制,进而形成假嗅的不良联系;

当训导员持某一物品令犬嗅认时,犬出现不嗅的情况之后,训导员没有及时更换训练物品和手段,而是重复“嗅嗅”的口令继续令犬嗅认,这种频繁单调的剌激也会使犬产生假嗅的现象;

训导员持某一物品令犬嗅认时,犬出现不嗅现象之后,用嗅源物剌激犬的嘴巴或其它部位,这也是犬产生假嗅原因之一。

3、防止犬产生假嗅的方法

训导员在训练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诱导,切勿采取粗暴的行为;

操作时动作要自然、大方、干净利落,同时要与衔取科目训练的逗引动作截然分开;

在训练中,如果犬能够根据口令和手势认真加以嗅认,则要及时奖励;如果犬不嗅,则要变换训练方法、变换嗅源物品,诱导犬进行嗅认,绝不可强迫犬嗅认;

在训练初期,切勿要求犬反复多次的重复嗅认同一个嗅源物品,以防频繁单调的剌激出现而造成犬对嗅源气味产生抑制。

(二)正确运用奖励

对犬的正确动作要加以奖励是训练的基本常识,嗅嗅源训练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在奖励的时机、充分程度的量的掌握上,还必须准确、恰到好处,否则仍然难以收到好的训练效果。

1、犬按照训导员的口令和手势,认真细致地嗅认嗅源,训导员必须用“好”的口令和抚拍奖励犬。在抚拍之后,还应给予美味食物奖励。奖励完毕再令犬游散,使犬兴奋地结束训练;

2、在训练初期犬对“嗅嗅”的口令还不完全理解,或者是训导员给予的嗅源物不足以引起犬的探求反射,训导员发出“嗅嗅”的口令之后,犬只是用鼻子嗅一下,象蜻蜓点水一样,同时不扒、不、不衔。对此训导员必须给予充分的奖励(即抚拍和食物奖励同时运用);

3、训导员发出“嗅嗅”的口令之后,犬对嗅源物一边嗅一边用舌头,训导员可以只给予“好”和抚拍奖励,不一定要给予食物奖励;

4、训导员发出“嗅嗅”的口令之后,如果犬对嗅源物不加以嗅认,甚至出现扒或衔等现象,训导员则不给予奖励。当训导员变换训练手段和更换嗅源物之后,犬能认真细致地加以嗅认,训导员则必须给予充分的奖励,并兴奋地令犬游散结束训练。

(三)如何诱导犬区分嗅、衔、扒、

诱导犬区分嗅、衔、扒、是嗅嗅源能力培养中的难点。我们知道犬生下来就具有嗅、衔、扒、等本能(或者说是探求反射和猎取反射),在日常个体生活过程当中,犬往往将这几种本能联系在一起,而我们训练犬嗅嗅源的基本要求则是必须将其区别开来,这就产生了矛盾。例如每当训导员将嗅源物送到犬的鼻端的时候,犬就张口想衔或;每当训导员指挥犬嗅认地面或地面上的物品的时候,犬就想用脚扒物品。这些现象从行为基础理论上来说,就是在犬的大脑皮层中还没有对嗅、衔、扒、等的剌激形成分化抑制的结果。因此训导员在一开始训练犬嗅嗅源的时候,就必须很好地防止犬产生衔、扒、的不良联系。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下分四个层面进行阐述。

1、如何防止犬坐着嗅嗅源(持物嗅认)时张口衔或嗅源物?

为了防止犬坐着嗅嗅源(持物嗅认)时产生衔或嗅源物而不嗅的不良联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有意识地让犬嗅认一些比较大的不易衔取的物品。例如:脸盆、茶杯、碗、凳子、大石块、铁棍等。这些物品由于体积较大,犬不易衔,同时也比较新异,因此犬一般都能细致地嗅认。即使一接触物品的时候会表示出衔和的现象,但当犬发现它无法衔取这一物品之后,就会自然地嗅认而不衔和了。

通常多采用嗅认隔层物品气味、变形物品气味、声响物品气味、发光物品气味等训练法来培养犬的嗅嗅源能力,以防止和纠正犬在嗅嗅源时想衔和而不嗅的不良联系。

正确采用强迫训练法(即握嘴嗅嗅源),以防止犬衔而不嗅、而不嗅。在讲解强迫嗅认气味训练法的时候讲过,从外表上看强迫训练法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即机械剌激性),但我们在运用中,如果能够将这种强迫性转化成为诱导性,则可以收到好的训练效果。为了把强迫性转化为诱导性,训导员在平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去轻握犬的嘴巴,把犬的嘴巴合拢,同时给予充分的奖励。通过多次训练,使犬习惯于训导员用手去握它的嘴巴,并且产生一种舒适的感觉,从而起到与抚拍同样的作用。这样在采用强迫训练法嗅嗅源时,再伴以温和奖励音调的口令,就可以防止犬衔而不嗅和而不嗅。

2、如何防止犬站立嗅嗅源时张口衔或用脚扒嗅源物品?

为了防止犬在站立嗅认嗅源时张口衔或用脚扒物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当犬嗅认完毕,训导员应以敏捷的动作迅速把犬拉开,使犬虽有衔取或扒物的,但却没有衔到物品或扒到物品的机会,来不及衔取物品或扒物品。将犬拉开之后,给予抚拍和食物奖励。

多采用嗅认隐蔽嗅源物品气味训练法来培养犬的嗅嗅源能力。由于犬事先看不见嗅源物品,不可能事先产生衔取或扒物的,所以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就可以防止犬在嗅嗅源时产生衔、扒物品的不良联系。

多采用嗅认自然物品气味训练法来培养犬的嗅嗅源能力。一般来说,自然物品对犬都具有较强的探求反射,因而可以抑制犬的衔取和扒物的。

3、如何正确处理犬嗅认完毕的嗅源物品?

为了有效地诱导犬区分嗅与衔,在犬嗅认完毕之后,对嗅源物品的处理训导员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在犬嗅完嗅源之后,当着犬的面将嗅源物抛出去令犬衔回,也不可在嗅完嗅源之后,接着更换物品令犬衔取。

许多训导员在令犬嗅完嗅源之后,接着将嗅源物抛出去令犬衔回,这是非常错误的,势必使犬形成衔而不嗅的不良联系。

(四)正确掌握训练次数

在嗅嗅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训练次数,犬的嗅认能力是无法养成的。但训练次数过多,同样也无法使犬养成很好的嗅认能力,因此正确掌握每天训练的次数非常重要。通常每天训练的次数应在3——15次的范围内,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具体的训练效果适当地增减。一般来说训练效果好,训练的次数应少;训练效果差,训练的次数也不应过多。总的原则是“少而精”,每次训练都要力求成功达到目的,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It's your dog,but you are it's all.

它只是你的一条狗,但你却是它的一生。

如何训练狗的嗅觉?

幼犬嗅觉早期开发和培训采用食物刺激法。

(1)在饥饿的状态下,把幼犬最爱吃的食物抛撒在草地上,幼犬通过嗔闻来找食物。同时通过食物的奖励作用,不断提高嗅寻的兴奋性。

(2)利用幼犬喜爱的物品来培养嗔寻,用物品逗引后抛到草丛中,鼓励幼犬通过嗅闻搜寻到物品。

(3)随着幼犬嗅寻能力的提高,尽量减少食物刺激而用其他物品。将物品轻轻放于幼犬鼻子旁边,幼犬对外来而新奇之物颇感兴趣,会用鼻子嗔认。若它对此有反应,饲主应即时奖励赞赏一番。最好重复以上动作几遍,使它懂得触及物品,便应赞赏它以示鼓励。

(4)当幼犬对物品有相当的关注时,可提高训练难度。如把该物品移到较远的地方,或是将物品放在高处,让幼犬追索物品。

怎么训练博美的嗅觉系统

目的:嗅源是鉴别的唯一依据,博美犬若嗅认不好便无法使鉴别正确。嗅认嗅源的要求,一是要细致充分感受嗅源气味;二是对所感受的嗅源气味产生兴奋。口令:“嗅嗅”。  手势:右手食指指向嗅源或嗅认方向。  训练方法:  培养博美犬嗅认嗅源的正确方法是诱导的方法。即利用博美犬的探求反射,随时随地使用各种不同的物品、气味、方式,并加以灵活多变的指挥,诱导博美犬自如地嗅认。对博美犬每嗅一种物品,都要加以奖励。其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平面嗅认将若干个博美犬所不常接触的物品,预先分放在几个地点,然后牵博美犬接近其中的一个物品,发出“嗅嗅”的口令,同时用右手指向这一物品,令博美犬嗅认,当博美犬嗅认时就及时奖励。然后到另一处再训,依此方法反复训练,直至博美犬能根据口令、手势嗅认嗅源为止。  ②罐内嗅认一是将物品事先放人罐内指挥博美犬嗅认;二是将物品先放在罐上,在发口令让博美犬嗅认的同,用慑子迅速将物品塞入罐内;三是将物品放在罐子旁,当博美犬的面将物品送人罐内,让博美犬嗅认。后两种方法易引起博美犬的兴奋性,博美犬往往急于衔物嗅认气味品而嗅得不细。因此,要根据博美犬的情况,具体灵活运用。  注意事项:  ①有些转化不太灵活的博美犬,长期区别不开 " 嗅 " 和 " 衔 " 的口令,对这样的博美犬,可采取握嘴嗅认的办法。即让博美犬坐在训练员左侧,先以左手博美犬头,待博美犬安定之后,逐渐地很自然地将博美犬嘴轻轻握拢,使之不能张开,但又不使博美犬感到难受。这时右手用金属慑子夹住嗅源,送到博美犬的鼻端,同时发出 " 嗅嗅 " 的口令。当博美犬伸鼻嗅认时,一边下" 嗅 "和" 好"的口令,一边将嗅源物轻轻晃动,使气味散发出来,以便引起博美犬兴奋地嗅认。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强迫性,博美犬开始并不完全习惯,但由于有亲和关系的基础,加上在强迫中又有诱导和奖励,因此,博美犬也会逐渐习惯的。  ②培养嗅认嗅源 , 切忌采用粗暴手段,也不可急于求成,以免使博美犬造成假嗅和产生抑制。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长期磨练,才能使博美犬明确对“嗅膜”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嗅源物和衔取物,在形式上并无多大差别,对博美犬来说,在没有对“嗅嗅”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以前,都不可能引起博美犬的猎取兴奋,所以下“嗅嗅”的口令时,博美犬往往不嗅而衔。但是,博美犬对不熟悉的物品,则往往 先表现嗅的探求反应,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此外,当经过一段时间的鉴别训练后,虽然博美犬在嗅认嗅源时不衔了,但又出现急于到鉴别形式中去,即不细致嗅认嗅源,往往造成鉴别错误。因此,要经常利用不同的方式和日常活动的有利时机训练嗅嗅源,以求巩固嗅嗅源的能力。

山区打猎嗅觉最好的犬

在山区打猎时,嗅觉最好的犬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下司猎犬:这是一种爆发力强,耐奔跑,嗅觉灵敏的犬种,是世界排名第三的猎犬。下司猎犬箭毛猎犬:体型修长健美,毛短而硬,尾巴像老鼠尾,箭毛猎犬嗅觉灵敏,很容易训练。伯尔尼劳佛犬:这种犬种的祖先已经同狩猎者在伯尔尼周围的山谷中狩猎獐和小型猎物至少900年。的上层硬的三色被毛同柔软的下层被毛抵御狩猎地区严酷的山区气候,起到保暖作用。普洛特猎犬:这种犬种源自英国,作为狐狸猎犬,

有着悠久的狩猎历史。这些狗不仅聪明且反应迅速,而且拥有超过其他猎狐犬品种的200亿个嗅觉受体,这使得在气味追踪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维兹拉犬:这是一个天生的猎人,鼻子嗅觉超级灵敏,又极易被训练。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田野、森林或水中帮助人们捕猎禽类和山地猎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