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外形帅气,但是特别的活泼好动,而且对任何事充满好奇心,什么都想去尝试一番,因此常常搞破坏,甚至有时候突然发神经,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弄的主人经常崩溃。所以它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二哈”。虽然它温顺友善,但是敌我不分,有个段子不就是这样讲的吗,“哈士奇不给小偷帮忙就算好了,还指望它看家?笑话。“虽然这么说,很想给二哈鸣不平,但仔细想想又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撒手没”这个从字面来说就是只要不牵着绳子,狗绝对一转眼就跑没了。当然二哈不是逃走的意思,是跑到别的地方high了,因为它对啥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所以只要绳子一下没牵住,它就像脱缰的野马不翼而飞。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还得从本源上看,哈士奇是著名的“雪橇三傻”之一,它本来是在冰天雪地里,帮人类拉货物提供雪橇运输的。所以对于陌生人,它没有一点防备而且相当热情。因为工作的原因,它还经常要和陌生人待在一起同吃同住,等到工作结束,才会回到主人身边,所以二哈体内流淌着奔跑的血液。它渴望跑步,但是服从性不好,所以二哈有时候碰到陌生人会比对主人还要热情。估计在被陌生人带走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这个人要带我去哪儿玩呢。
所以养二哈真的挺吃力的,要是你渴望找一只安静听话,能看家的狗狗就千万不要选择哈士奇啊。当然二哈到底是不是撒手没,这要看主人的教育方式。如果主人不耐心训练二哈,它的天性会使它没有服从性,尤其是有的主人养的纯种哈士奇还不进行社会教育,那么二哈会因为对主人没有归属感,变得不听话,爱搞破坏,出门绳子一松就乱跑这些情况产生。而且二哈也是“无敌破坏王”,只要主人不在家,它很有可能会随地排泄、咬坏东西还有乱吠扰民。
所以一切都要靠主人的训练啊,就像教育小孩子一样,不严加管教是没办法成器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哈士奇为啥叫二哈
哈士奇为啥叫二哈
哈士奇总会做出一些让主人看不懂的行为让人们觉得它很傻很二。
它们的表情非常有趣,呆呆的,傻傻的,又很喜欢拆家,搞破坏,跟主人顶嘴等,看起来智商很低的样子。
哈士奇的精力十分旺盛,当它们觉得精力没有地方发泄的时候,就会想办法释放自己的精力,比如拆家,或者在家里乱跑等。
哈士奇在感到孤单无聊的时候,也喜欢找一些事来做,这些事在主人眼里觉得很傻,但是哈士奇却乐在其中,如玩纸巾,甩拖鞋等。
个人建议,饲养者可以每天带它去散步、跑步等,浪费它的精力,这样它回家后就会自己安静的呆着不犯二了。可以多陪伴它或给它找一个玩伴哈士奇就会忘记孤独,不在犯傻,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从小纠正它的行为,以奖罚制度让它学会服从主人的命令,就不会再犯二了。
哈士奇为啥叫二哈
因为哈士奇太活泼了,不服从主人指挥等。
哈士奇之所以叫二哈,是因为它们精力旺盛,个性十足,喜爱拆家,表情有趣,时傻时萌,看起来很二。并且,哈士奇的表情很有趣,看起来有时傻傻的,但有时也很冷酷或很萌,不过大多数时候给人感觉很二,常常把主人搞得哭笑不得。虽然哈士奇很二,但是哈士奇的智商一点也不低,它们在世界犬类智商排名中能排在第45位,是非常聪明的狗狗。
养哈士奇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哈士奇的肠胃不好是出了名的,所以平时不要喂食它们吃一些盐分较高的食物,否则会对它们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压力,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肠炎,而且对它们的毛发也不利。在挑选时,要注意买优质,劣质对肠胃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
2、运动需求很高
哈士奇以前是雪橇犬,因此它们对运动量的需求是很大的,运动量不足,它们就会拆家,所以主人必须保证可以每天带它们遛弯。
3、不要经常洗澡
哈士奇十分调皮,经常会把自己的身上弄得很脏,但是主人要注意,不要让二哈经常洗澡,频繁为它们洗澡会导致它们的皮肤受到伤害,正常情况下一周洗一次就够了。
哈士奇为啥叫二哈
哈士奇之所以叫二哈,是因为它们精力旺盛,个性十足,喜爱拆家,表情有趣,时傻时萌,看起来很二。
将哈士奇叫作二哈,是因为它太过活泼,精力极为旺盛,尤爱拆家,搞破坏是一把好手,同时个性十足,喜欢顶嘴和嚎叫,不易服从主人指挥。
并且,哈士奇的表情很有趣,看起来有时傻傻的,但有时也很冷酷或很萌,不过大多数时候给人感觉很二,常常把主人搞得哭笑不得。
二哈的意思是二货哈士奇,不过哈士奇的智商并不低,在世界犬类智商排名中,它们能排在第45名,把近一百种犬类甩在了身后。
该犬脚步轻快,动作优美,身体紧凑,有着很厚的被毛,耳朵直立,尾如毛刷,显示出北方地区的遗传特征。该犬是和狼的血统非常近的犬种,所以外形非常的像狼,有着比大多数犬种都要厚的毛发。
哈士奇的性格特点
作为雪橇犬,哈士奇还有着强烈的奔跑本能,精力充沛,喜欢探索和运动,未经过驯化的哈士奇性格多变,有的极端胆小,有的则极端暴力。
作为宠物犬进入家庭的哈士奇性情温顺,并表现出对人类的深厚感情与强烈好奇,喜爱与人类相处,这也是它们不适用于看门犬的原因。在中大型犬种中,哈士奇尤其好动、固执,个性,不容易训练,很多情况下它们会拒绝执行命令。
下载本文